小區白天撤掉垃圾桶,你會習慣嗎?
柯橋區柯橋街道越士苑小區通過大半年試點,成功地讓居民改掉了隨時扔垃圾的陋習。昨天,記者走進該小區,只見垃圾投放點空蕩蕩的,看不到一個垃圾桶。環顧四周,道路整治,看不到垃圾。
與越士苑小區一樣在搞試點的,還有浪琴公館、清水苑兩個小區。記者走訪發現,有的小區通過試點,環境更美了,但有的小區卻出現垃圾亂丟等不文明現象,環境反而變差了。
越士苑小區的垃圾停放點,干干凈凈。
浪琴公館小區的垃圾停放點,亂扔亂放。
如何讓老百姓接受定時定點投放垃圾的新觀念?在推廣中應該注意些什么?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垃圾定時投放,并不那么難
在越士苑小區的垃圾投放點,地面干凈整潔,不見油污,不聞臭氣。“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施行近一年,小區環境好多了。以前垃圾桶附近總有臭味,尤其是夏天,路過要捂著鼻子繞著走,現在又干凈又清爽。”正在小區巡邏的保安楊師傅說。
記者看到,垃圾投放點的地上用不同顏色標注了四類垃圾桶的擺放位置,垃圾投放時間限定在下午4點至第二天上午9點。而且,4類垃圾中,只有廚余垃圾、其余垃圾兩類可以在每天的這個時間段投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這兩類由于投放量少,只有每周三、周六才能投放。
“環衛處工作人員每天下午4點投放垃圾桶,第二天上午9點把垃圾桶運走。”越士苑所在的黃社溇社區黨支部書記沈肖霞說,選擇這個時間區間是經過調查的,大部分居民平時習慣在傍晚和上午上班前扔垃圾,這比較符合居民日常生活規律。
“現在早晚扔兩次垃圾,習慣后也不覺得麻煩,小區環境也變好了。”越士苑小區居民汪阿姨說。
沈肖霞介紹,這一年來,不僅小區環境改善了,居民養成了按時投放的習慣,垃圾分類的準確率大大提高。此外,由于白天不設垃圾桶,保潔員和垃圾分類督導員的工作量大大減輕。
如何度過“陣痛期”?
并不是每個小區都像越士苑那樣試點成功。在浪琴公館小區的一個垃圾投放點,記者看到地面有用水沖洗過的痕跡,4個不同顏色的垃圾袋直接扔在空地上,還招來了不少小蟲子。
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居民聽說白天不能扔垃圾后,一下子炸了鍋,覺得很不方便,遲遲接受不了。有的居民在非投放時間仍經常將垃圾扔在投放點,物業人員多次上門勸說無效,只好安排保潔員定期去清掃、沖洗。“小區6個垃圾投放點都有這種情況,不僅小區環境變差,還增加了保潔員的工作量。”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清水苑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小區還準備了一個垃圾桶,只要看到白天有居民扔垃圾,保潔員就將垃圾撿回來扔到這個垃圾桶里,再進行分類。
事實上,越士苑小區在剛開始試點時,也遇到了這樣一段“陣痛期”。
沈肖霞介紹,越士苑小區在實施前,通過居民座談會、派發宣傳單等形式,進行了宣傳普及,讓每戶居民都了解這一做法。但開始實施后,不少小區居民仍舊接受不了,也出現過亂丟垃圾的情況。“通過社區、物業多次上門宣傳,大家慢慢習慣了這樣的方式。現在不僅亂丟垃圾的現象絕跡了,居民的評價也越來越高。”
“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在中小型的新商品房小區推廣更容易一些。”柯橋街道有關負責人說,一開始選擇試點小區時,就考慮過小區的規模、垃圾分類基礎等因素。像試點的三個小區,規模都不大,越士苑小區107戶居民,垃圾投放點4個;浪琴公館為別墅小區,共100幢房子,目前入住率只有50%,垃圾投放點6個;清水苑住戶107戶,垃圾投放點6個。
新辦法值得繼續嘗試
記者了解到,在日本、我國臺灣等地,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這一模式早已推廣。尤其是日本,垃圾投放不僅定時定點,還精細劃分為10余種類別,每一種垃圾都固定了專門的收運時間和地點。如每個生活小區每周有兩天集中投放餐廚垃圾等可燃垃圾,一天投放紙張等資源垃圾。若錯過時間,哪怕垃圾腐爛發臭,也只能放置在家中。
記者在日本旅游時發現,多數小區沒有專職的保潔員,垃圾分類主要靠居民自覺。若居民記錯投放垃圾的日期或分類錯誤,還有可能被環衛工人拒收,只能把垃圾帶回家,進行正確分類。
近年來,廣州、上海等城市也在陸續探索這一模式。早在2014年,廣州就開始試點推廣。今年6月,上海發布《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首次提出鼓勵居住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上海某村居在垃圾投放點處安裝攝像頭,通過監控拍下不按規定投放的居民,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教育。
柯橋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直屬二中隊中隊長朱立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每撤掉一個垃圾桶就是消除了一個污染源,垃圾及時運走,減少了二次污染。這一模式還解決了前端垃圾分類收集問題,實現了垃圾減量。
據了解,明年起,柯橋區將繼續在其他小區推廣定點定時投放垃圾新模式。“優先考慮在中小型的新商品房小區推廣,因為這些小區大多住的是年輕人,他們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朱立剛說。
對于推廣過程中出現的亂丟垃圾等現象,朱立剛表示,改變居民生活習慣是一個長期宣傳、規劃、實踐的過程。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在前期加大宣傳力度,另一方面,要后續跟進引導,讓居民慢慢適應這樣的方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