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余新鎮長秦村村民王曉容就通過“垃非”APP預約,把積攢的廢報紙賣給了上門回收的專業人員。這是她前天剛剛從南湖區巾幗先行·農村垃圾分類APP推廣應用培訓會上學會的“新技能”。而在她家里,不但孩子對垃圾分類很了解,連80多歲的老奶奶都能把垃圾類別分得很清楚。
今年以來,“垃非”APP已經在南湖區各垃圾分類試點區域試行,這些區域中有不少巾幗志愿者率先學會了APP使用方法,并在生活中付諸實施,讓垃圾分類更便利。
新豐鎮竹林村就是試行區域之一。目前該村已有近800戶居民開始使用“垃非”APP,其中就有不少用得得心應手,還積極主動向其他居民推薦的女性。竹林幼兒園園長湯惠燕就是這樣一名女性,垃圾分類開始以來,她在自家仔細進行垃圾分類,并成為第一批使用“垃非”的竹林村民之一,在自家使用APP的同時,她還利用自己的職業優勢,教小朋友們進行垃圾分類,并在家長們中間進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垃圾分類,實施垃圾分類。
在使用“垃非”APP之外,更多巾幗志愿者在線下把垃圾分類做到實處。在南湖區,各村(社區)都有一支巾幗志愿者隊伍,這支隊伍的成員既有村(社區)干部,也有網格員和熱心居民。在垃圾分類工作中,這支隊伍發揮了作為女性的特有優勢,在家庭和鄰里間積極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在鳳橋鎮聯豐村的婦女微家里,放著一罐該村婦女制作的水果酵素。在婦聯活動中引導婦女制作酵素,是鳳橋鎮巾幗志愿者參與垃圾分類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讓廚余垃圾有了新用途,無患子等一些植物也能被利用起來,讓居民生活更豐富。余新鎮的巾幗志愿者借助365文化大舞臺這一平臺,各村(社區)舉辦文藝演出時,都會“借勢”擺攤宣傳垃圾分類,在各種節假日舉辦各類垃圾變廢為寶活動。如今,越來越多的居民對垃圾分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