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區共有多少征而未用土地?各鎮街之間地塊是否有沖突?上報的地塊圖形是否準確?上報的征而未用地塊是否可以直接使用?這一系列的問題,放在以前,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未必能精準地回答出來,而現在,只要點點鼠標,進入“余杭區征而未用地塊動態管理系統”,就能對轄區內的地塊屬性了如指掌。
該管理系統分可視化查詢、征地管理、用地管理、統計分析四大部分。通過該系統,不僅可直觀看到全區征而未用地塊具體地理位置、面積、征遷主體及“地長”管理人員信息,還能了解新增地塊、地塊審核、審核歷史等具體信息,實現了對全區土地利用規劃、符合土地規劃、城鄉規劃控規、城市建設管制區、生態保護紅線等地塊信息的“一張圖”管理。如此一來,哪些地可用,哪些地已規劃,哪些地處于紅線保護范圍一目了然。
余杭,區域面積1228平方公里,下轄6個鎮、14個街道,從東西北三面拱衛杭州。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快速推進,余杭征遷任務節節攀升,拆后土地利用與管理成為了擺在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項新課題。
2017年7月,余杭區專門成立征遷協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面加強對轄區內征地拆遷工作的協調、管控與統計。
從簽約、騰空、拆除到交地,面對眼下各鎮街“征而未用”土地,余杭又在今年4月下發《關于加強余杭區拆后土地管理的通知》,成立全區征后土地利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積極搭建鎮街、平臺、部門三級聯動平臺,推動拆后地塊有效利用。并按照“誰出錢、誰負責”原則,落實“地長制”管理,按照“一圖一牌一方案”機制切實推動征后土地管理利用走向深入。
東湖街道將征后地塊改造成了停車場和足球場,為附近居民提供百余個停車位和運動休閑場地;臨平新城將征后地塊種植了一大片花海,為藝尚小鎮環境美化增添了色彩;瓶窯鎮將征后地塊改造成了小花園,成為附近居民休閑健身的好地方。
盤點“家底”后,接下來,區征遷辦計劃對全區“征而未用”土地進行“托管”服務,以臨平新城為試點,委托區供銷聯社對臨平新城征而未用土地實行“大田托管”服務,按照“統一設計、分類管理、農景結合”原則,對托管土地提供清表造地、整理布局、測土配方、作物播種、農資供應、綠色防控、技術指導、景觀設計、綠化養護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建立起土地管理的長效機制。待試點工作成熟后,計劃在全區進行推廣。
(圖為征而未用土地拆后利用為花海及大面積復綠實景)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