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冬近海捕撈旺季。石浦漁港,百余艘大小漁船鳴笛進出,秩序井然。碼頭上,漁民們正忙著卸魚貨、補給養,忙碌卻不雜亂。
中國漁政33228船和數艘執法小艇巡查漁港內外,對過往及停靠碼頭的漁船進行登船檢查。“重點檢查漁船船體、動力裝置、救生設施、船員持證等情況,同時宣傳安全知識。”縣漁政大隊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李智廣介紹,隨著前期大提升大整治專項行動的持續推進,當前進出港漁船船老大、船員們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持證上崗、各項救生安全設備配置基本到位。
我縣是海洋與漁業大縣,被列入全國漁業五強縣。海洋捕撈一直為我縣沿海地區的基礎產業,也是傳統產業,目前擁有各類漁船2700多艘。自2014年省委省政府實施“一打三整治”專項行動暨浙江漁場修復振興以來,我縣按照“鐵腕整治,象山帶頭”的要求始終走在省市前列。但在客觀上,“三無”漁船屢打不絕、非法捕撈屢禁不止等問題依然存在。
今年7月中旬起,我縣開展了“清‘三無’、保平安”和漁業生產領域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強化問題導向、風險管控、隱患治理、責任落實,全力整頓漁業生產秩序,推進漁業轉型發展。
專項行動堅持政府領導、屬地管理、部門聯動,在地毯式、全覆蓋摸底排查基礎上,全面開展漁船大整治、規范漁業生產秩序、優化漁業經營體制,推動清剿涉漁“三無”船舶、漁船掛靠租賃、船員持證上崗、編組生產和單船航行管控等問題攻堅克難。
零容忍:“清港溯源”打擊“三無”漁船
昨天上午,在象山扣船所,停著10多艘高大的漁船,這些都是各地各部門“清港”行動中清剿的涉漁“三無”船舶。
所謂“三無”,就是無船名號、無漁業船舶證書、無船籍港。這批“三無”漁船上,畫著一個個大大的“拆”字。船廠內切割聲陣陣、火花飛濺,工人們卸下船板,起重機、推土機等不停運作……
“從8月中旬開始,這里已經拆解了86艘‘三無’船舶,有1000噸,也有300噸以上的涉海涉漁“三無”船舶,光拆下來的廢鐵就有2300多噸。”一名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我縣高塘、鶴浦等重要漁區也在同步集中拆解“三無”漁船59艘。
漁業生產領域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開啟后,全縣各地積極行動,按照“不漏一村、不漏一人、不漏一船”的要求,對各類漁船排查、核查、分類處置。在此基礎上,縣海洋漁業、港航、海事等部門及各鎮鄉(街道)聯合,按照任務清單開展每周1次以上的“清港”行動。
截至10月25日,各地各部門已聯合組織開展清港行動130次,累計查扣“三無”漁船214艘、已拆解91艘;查扣無證養殖船舶(排筏)310艘,其中納歸管理102艘,已拆解188艘,20艘待拆解。排查休閑船艇達212艘(其中玻璃鋼艇200艘)。
對于查獲的涉漁“三無”船舶、無證養殖船舶,各級部門“追根溯源”,全力追查建造、購買源頭,真正實現系統治理,立體管控,達到治標更要治本。
全縣對涉漁船舶修造企業進行安全執法檢查,組織開展船舶交易市場整治,打擊違規交易行為,特別是加大對灘涂點私自造船、改裝的巡查,及時發現和處置,防止“三無”船、問題船下水。
同時,全面檢查供冰供油企業,并簽訂責任狀,建立臺賬,加強監管,杜絕為涉漁“三無”船舶供冰供油;加強市場檢查監督,嚴格落實漁獲物索證索票制度,嚴禁幼魚進入市場、飯店;加強漁供船、“小鮮船”等輔助船的管理,防止為涉漁“三無”船舶運載漁獲物和提供輔助的行為發生,斬斷涉漁“三無”船舶的灰色利益鏈。
全覆蓋:“建網搭鏈”筑牢漁業安全生產“防護線”
海洋捕撈的自然條件惡劣,風險很大,特別是近兩年來作業漁場縮減,海洋漁業船舶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如何推進漁船安全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提上了各級政府及漁業管理部門的議事日程。
“漁業安全直接關乎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任何時候不可懈怠。”近年來,我縣各級漁業主管部門不斷加大漁業安全生產監管和服務力度,由點及面,“建網搭鏈”,全面筑起了覆蓋全海域的平安漁業防線。
為強化一線漁船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基層安全管理服務功能,實現對漁業船舶進出港、海上生產的動態管理,我縣啟動石浦港周邊漁港碼頭視頻監控,結合漁區安全管理服務站的建設,全面完成漁船固定式定位儀的安裝和北斗終極系統的升級改造,構建全天侯、立體式的漁船安全監管體系。
如今,圍繞石浦漁港,我縣已建立了海上救助、聯合執法、協作調解、信息共享、互通情報、系統整合等“六大”互動協作機制,最大限度優化了跨部門協同聯動效能。
一張安全之網覆蓋全域,而網上的每一個節點,成為保障安全的關鍵。
借鑒社區網格化管理經驗做法,我縣創新海上網格化治理體系。根據漁業作業、船舶修造等要素,整合灘長、陸上護漁隊力量,劃設港口碼頭、海上網格,配備網格長,負責安全檢查、漁民服務、生產動態、涉穩信息排查等。這些海上網格納入“e”寧波信息系統,由綜合指揮室和漁政服務站管理。
加強船員培訓的同時,利用平安漁船、平安客貨船、平安碼頭創建和“海上斑馬線”建設等載體,大力推行定人聯船、編組生產、動態報告、安全值班等管理制度,保障海上生產安全,目前各鄉鎮已完成轄區漁船編組332個。在公務船海上救援的基礎上,成立了由20名醫生、護士組成的“海上120”和兩支60余人的民間救援隊;試行漁船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化管理,構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漁業體系。
圍繞智慧漁港建設,重點打造集社會治理、智慧城管、漁業救助、氣象預警、三防指揮、視頻共享等系統互聯互通的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提高對環港轄區、海上作業的統一指揮和應急處置能力。今年,又投入700余萬元,啟動銅瓦門、下灣門漁船進出港雷達識別系統試點。在惡劣氣候或海況期間,重點加強對高危海區、高危作業漁船的實時動態聯系,杜絕因人為監管不力而引發的海上事故,確保廣大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嚴執法:“以案為鑒”繃緊安全生產弦
漁業生產領域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的持續推進,離不開嚴格執法。
近年來,縣海洋與漁業、邊防、港航、海事四部門成立海上聯合執法中心,建立健全各職能部門聯合執法長效機制。以石浦、鶴浦、高塘島3個鄉鎮為重點,定期、不定期開展在港漁船、漁業碼頭等安全檢查工作。其中,對休閑漁船、漁運船、圍網、蟹籠等高危漁船,提高進出港檢查頻率,對嚴重不適航的一律查扣,直至整改到位。據統計,8月中旬以來,累計排查在港漁船823艘,督促39艘存在安全隱患的漁船落實整改。
在漁港安全檢查站的基礎上,落實漁政執法船艇24小時值班制度,開展港口定點巡航,定時巡查,切實保障港口通航水域的暢通和船舶進出港的安全。強化對漁船安全、通導設備和船員持證情況的港口漁船安全執法檢查,累計出航213次,登臨檢查漁船665艘,依法查處違規生產作業漁船38艘,現場責令整改17艘。
為破解船東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難題,今年縣有關部門相繼發布了《關于嚴格落實漁船船東船長主體責任的通告》《關于實施漁業船舶伏休管理和安全生產金融聯合獎懲的通知》,針對嚴重違反禁漁期規定和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的行為,嚴格追究漁船船東船長主體責任,實施金融聯合懲戒。
今年8月份,禁漁期尚未結束,4艘漁船違反禁漁期規定出海偷捕,涉案漁民被判刑的同時,還受到金融“失信”懲戒,信貸渠道受阻。8月3日凌晨2點,正處“云雀”臺風期間,一漁船在臺風警報未解除之前擅自出海,被公安機關處以5天行政拘留之外,同樣受到金融“失信”懲戒,一年內上浮信用貸款利率。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縣已對涉海涉漁違法行為采取強制措施109人,行政拘留8人,19名漁民被納入金融“失信黑名單”,他們的信用貸款將受影響。
如果說處罰、入刑是硬手段,那么,金融征信“黑名單”不啻為軟刀子。據中國人民銀行象山支行信貸管理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縣漁船抵押貸款余額達到了15億元。涉漁信貸已成為象山漁民開展漁業生產的重要一環。 建立互聯共享的漁業船舶伏休管理和安全生產金融聯合獎懲體系,等于掐住了違法違規漁民生產發展的“脖子”。
“以案為鑒”,警鐘長鳴!在持續的高壓態勢之下,廣大漁民清醒認識到,違法違規生產代價沉重,觸及法律法規底線,得不償失。
下一步,我縣將加緊試行漁船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化管理,逐步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組織漁船抱團生產經營,推動漁業經營體制改革,并探索漁獲物拍賣、終端直銷、電商營銷等模式,切實提高漁獲物經濟附加值。同時,大力發展生態養殖、遠洋漁業和水產品精深加工業,構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漁業體系,助推漁區振興。
最新消息,休閑漁船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化管理已在石浦鎮先期試行。10月26日,由石浦當地31個船東合股組成的寧波釣友休閑海釣公司正式成立。據悉,該公司成立后,將對所屬海釣漁船進行規范管理、依法注冊、執證上崗,嚴格遵守法律法規,進一步推動石浦海釣行業的安全有序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