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嘉興市首家稻漁種養產業協會成立

發布時間:2018-11-01 06:57:57 來源:嘉興日報 記者 孫遜 通訊員 高培國

  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水溝,將上百畝稻田分割成一塊塊小稻田,秧苗郁郁蔥蔥、長勢良好;水溝里,大大小小的甲魚、螃蟹爬上爬下,覓食嬉戲……這樣的場景在秀洲區的農田里并不少見。

  如何提高土地的畝產效益?近年來,秀洲農業一直在探尋。近日,嘉興市秀洲區稻漁種養產業協會在新塍鎮成立,協會共注冊會員58人,計劃開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6980畝,輻射推廣面積15000畝。該協會是嘉興市首家把糧油和漁業等農業復合型產業作為發展重點的協會,在全省也屈指可數。

  昨天,在新塍鎮秀新生態農場,基地負責人凌建新在稻田里查看甲魚生長情況。“我們這里的甲魚主要吃稻田里的蟲,肉質比一般的甲魚要鮮美,價錢也賣得更好。市場上的甲魚二三十元一斤,我們去年賣70元一斤,今年價格會更高。按一畝稻田收500斤甲魚來算,就有三四萬元,稻子7元一斤,一畝田有四五千元,收入比以前多多了!”凌建新笑著告訴記者。

  秀洲區高度重視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為了提升傳統產業層次,實現漁農共贏、生態環保,早在2016年,秀洲區就開始嘗試稻鱉共生新模式。鱉和水稻在同一塊田里共生,鱉可以吃水稻田里的小蟲和雜魚等,而鱉的爬行則有效疏松了土壤,鱉的糞便又可以成為水稻的肥料,不用施肥,不打農藥,真正實現兩者共贏。

  秀洲區根據北部低洼地實際和濕地農業發展方向,因地制宜探索開發具有特色的藕魚、菱魚和稻魚等多種種養結合模式。截至目前,全區累計開展藕漁、菱漁等水生綜合種養面積11053畝,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850畝。濕地種養結合模式初見成效,集中連片規模在全省名列前茅。

  為進一步推進糧食主產區轉型發展、加快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推廣應用,2018年,秀洲區把大力發展稻田養魚、爭創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同時專門出臺政策,對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符合相關標準的,分別給予800元/畝和500元/畝的財政補助,有效推動全區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發展。

  在政府的推動下,2018年,全區新增30畝以上規模化稻漁綜合種養基地26家,新增稻漁綜合種養面積1770畝,涉及財政補助資金140萬元。秀洲區以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創建為抓手,通過成立稻漁種養產業協會,聯系了一批有志于發展稻漁種養事業的種糧大戶、水產大戶,制定區級地方標準——《平原水鄉稻鱉共生技術規范》,建設苗種繁育設施、培育稻漁種養主體、壯大稻米加工企業、創建稻漁營銷品牌,初步形成了集苗種供給、生態種養、精深加工和品牌銷售于一體的稻漁全產業鏈條。

  “實踐證明,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既保障了‘米袋子’,又豐富了‘菜籃子’;既鼓起了老百姓的‘錢袋子’,又確保了‘舌尖上的安全’,真正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收、糧漁雙贏。”區農經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標簽:秀洲區;甲魚;稻田;高培國;孫遜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