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是環境監管的最前沿,以前鄉鎮對環境違法行為是‘看得見管不了’,只能通報縣里,等縣里執法人員到了現場,違法行為可能已經不存在了。現在通過設立鄉鎮環保所,有專職工作人員開展日常巡查、檢查,發現環境違法行為后,可現場制止并責令改正,及時取證協助縣級環保部門查處,實現了環境違法行為‘看得見管得了’的轉變。”河北省衡水市環保局武邑縣環保分局局長宋愛勇對設立環保所帶來的改變深有感觸。
“河北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改革,在全省所有鄉鎮設立基層環保所。截至7月底,河北省191個縣(市、區)的2293個鄉(鎮、街道)均已完成環保所掛牌,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鄉(鎮、街道)環保所全覆蓋的省份。”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高建民介紹說,這些環保所運行3個多月以來,不僅充實基層生態環境監管機構和隊伍,還提升了農村環境治理水平,消除了監管的盲區盲點。
河北通過設立基層環保所,實現了“三加強一完善兩提升”,即加強了基層環保機構建設,完善了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加強了環保隊伍建設,提升了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加強了能力保障建設,提升了生態環境治理水平。
解決“看得見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見”的尷尬
據介紹,原來鎮政府沒有專門負責環保的工作人員,接到上級的各種環保任務后,多數時候是臨時組織人員開展工作,由于缺乏專門的機構和專業的素養,環保工作推進效率很低。
衡水市武邑縣武邑鎮是一個家具加工產業聚集的鄉鎮,轄區116個行政村,有家具加工企業一千余家,由于環境管理粗放,涉及“散亂污”企業污染問題較為集中。
“扭轉這一局面,加強基層環境監管,2017年底,武邑鎮率先成立了環保所,充實了專職工作人員,設立了單獨辦公室、辦公電話及傳真,通過定編、定崗、定責,進一步明確了環保所工作制度、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宋愛勇向記者介紹說,基層環保所的設立,使縣里的生態環境監管多了“一雙眼”、多了“一雙腿”。環保所配合縣環保分局開展環境執法工作,對轄區內工業企業開展日常監督巡查,使環境問題發現得更及時、處置得更高效。
9月13日,邢臺市邢臺縣晏家屯鎮環保所對轄區內一家沿街從事電氣焊的作坊經營者下達了整改通知單,并清楚載明了企業的問題事項,通知單還注明了企業的整改期限。
“像這樣的電氣焊小作坊、廢品回收站、沒有加裝油煙凈化設備的餐飲企業等,縣環保分局由于執法人員有限,很難掌握底數并及時排查處理,而鄉鎮環保所則可以發揮地域熟、人員多的優勢,快速處置。”晏家屯鎮環保所副所長關杰介紹說。
隨著環保所的設立,河北省生態環境監管實現了“下沉一級”。過去環境問題,“看得見的人管不了,管得了的人看不見”的尷尬局面正在改觀,尤其是在中小企業規范管理、“散亂污”企業整治中,基層環保所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掛牌運行基礎上,河北進一步明確環保所工作職能,除了配合縣級環保機構開展環境執法以外,環保所還負責轄區大氣、水、土壤及其他環境污染防治工作,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生態環境保護有關協調工作,村(社區)網格化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建設工作,受理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信訪工作等。
在管理上,目前,河北省絕大部分鄉鎮環保所屬于鄉鎮政府的職能部門,日常工作由鄉鎮政府統一管理,接受縣級環保部門的業務指導。
基層治理水平提升,鄉鎮環境質量改善步伐加快
在晏家屯鎮環保所,記者翻開環保所的工作臺賬看到,每天的巡查工作都配有打印照片,何時何地發現何種環境違法行為、如何處置等信息一目了然。
沒有取證設備、沒有監測設備,就好比一個戰士沒有“槍”。“為了讓環保所更好地發揮作用,武邑縣在設立環保所的同時,強化了能力保障,環保所工作人員均配備了臺式電腦、數碼照相機、執法記錄儀,每兩人配備一臺筆記本電腦、一臺便攜式打印機、一臺數碼攝像機。另外,每個環保所配備大氣、水環境簡易檢測設備各一套,執法箱一個,方便巡查取證。”宋愛勇介紹說,為了便于業務溝通,武邑縣環保分局還為各環保所安裝了視頻通訊會議系統。
為使基層環保工作人員盡快適應新崗位,提升工作能力,環保所設立后,河北各地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活動,提升環保所工作能力:石家莊、邯鄲、秦皇島等市積極開展全覆蓋業務培訓,邢臺等市在干中學、組織開展了鄉鄉互查行動,衡水、廊坊等地通過建立“工作微信群”暢通業務交流渠道,實現了信息共享……
“現在武邑縣10個鄉鎮均設立了環保所,在配備36名工作人員的同時,還在524個行政村配備了524名村級網格員,‘環保所+網格員’模式擴大了基層環保隊伍,實現了農村環境監管的全覆蓋。環保所運行以來,最明顯的變化是,各類環保檢查、督察中發現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少了。”宋愛勇介紹說,6月11日生態環境部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開展以來,至9月30日,監督檢查組在武邑縣發現的環境問題只有十幾個,且集中在揚塵污染治理方面,未發現涉及“散亂污”企業污染的問題。
“河北通過設立環保所,為基層環保配備了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1.1萬余名,進一步充實了環保隊伍,通過業務培訓全覆蓋,進一步提升了環境監管能力,為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夯實了基礎,增添了動力。”河北省環保廳人事與離退休干部處處長陳建英介紹。
環保所能力建設的加強,帶動了基層生態環境治理水平的提升,鄉鎮環境質量改善的步伐加快。
今年4月底,石家莊市實現了261個鄉鎮、17個園區環保所全覆蓋。 環保所設立后,通過積極開展工作,加強了環境監管,有效推動了空氣質量的改善。從石家莊市鄉鎮監測數據看,PM10、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監測指標月均濃度自4月份以來,呈現了逐月下降趨勢。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