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處理設施。
位于鎮海區南大街東側的朝宗坊小區外面有一排店面房,有不少是餐飲店,以前經常出現下水道堵塞冒出油污水的情況。現在這樣的煩惱已經沒有了,鎮海區招寶山街道投入2200多萬元,在沿街合適的地方新建了82個油污處理設施,油污水不再直接排放到市政管網或小區下水道。
案例
10多戶沿街店鋪共享一個預處理設施
沿街店鋪及“十小”行業污水亂排放、排放不達標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污水治理成效,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今年年初,招寶山街道開始對轄區的沿街店鋪進行污水排放整治。“整治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把沿街店鋪的排污管道全部接入油污處理設施。”鎮海區招寶山街道城建辦主任陸軍大帶記者去看了新建的油污處理設施。
在南大街西側鎮海人民公園的沿街道路上,記者看到了一個油污處理設施,它埋在道路下面,有七八平方米,上面蓋了10來塊水泥井蓋。
“每個油污預處理設施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油水分離池、厭氧生物處理池和沉淀池。污水從沉淀池排向市政管網的時候,已經達到綜合排放三級標準。”陸軍大說。
現在,在招寶山街道,共新建了82個這樣的處理設施,基本覆蓋沿街店鋪。“即便現在的業態不是餐飲店的沿街店鋪,我們也預留了污水管道接口。”陸軍大說。
背景
鎮海基本實現沿街店鋪污水零直排
2017年以來,鎮海區在全省率先試點開展“污水零直排區”創建,并把沿街店鋪及“十小”行業區塊污水排放整治作為核心舉措全力推進。
鎮海區治水辦綜合科科長胡玉興介紹,根據沿街店鋪及“十小”行業的經營性質與排污特點,鎮海區分類開展改造。
對污水性質單一、以生活污水為主的小食雜店、小藥店等一般行業,按照雨污分流進行改造,使生活污水通過污水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對于美容美發、餐飲、汽車機修等行業,按照雨、污、廢分流進行改造,在雨污分流處理的同時,對廢水進行分流,單獨設置預處理設施與監測井,將廢水通過“毛發聚集器”“隔油池”“隔油沉砂池”等預處理設施進行除發、隔油、沉砂等處理,再經監測井檢測符合排放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截至目前,鎮海區已累計投入近1.2億元用于沿街店鋪及“十小”行業整治,新建雨污水管網約50公里,完成內部雨污分流改造4664家,基本做到管網全覆蓋、雨污全分流。
數據
全市建成污水管網9989公里
開展“五水共治”3年多來,市民感觸最深的應該是河水越來越清了。
市“五水共治辦(河長辦)”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全市地表水總體水質良好。80個市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比76.3%,Ⅳ類水質斷面占比11.3%,Ⅴ類水質斷面占比12.5%,無劣Ⅴ類水質斷面。水質優良率為76.3%,同比提高11.3個百分點;水功能區達標率為80%,同比提高7.5個百分點。
2017年以來,全市共安排“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項目2456個,完成投資280.16億元,首批建設“污水零直排區”的45個鄉鎮(街道)和開發園區基本通過驗收,今年安排創建的60個鄉鎮(街道)已全面開工。
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管網9989公里,污水處理能力達198萬噸/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