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的蘆葦花長在岸邊、水中央,風輕輕一吹,花絮就飄呀飄到了江的對岸,潺潺的黃澤江水沿著堰壩奔騰不息……走進黃澤江流經的第一個村——新昌縣羽林街道楓家潭村,記者在黃澤江的環河綠道上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
黃澤江楓家潭段。
不久前,經過治理的黃澤江(新昌欽寸水庫壩址至石橋頭活動堰)被評為紹興市最美河湖。
進行綜合治理
黃澤江(新昌欽寸水庫壩址至石橋頭活動堰),起點為欽寸水庫壩址,終點為嵊州石橋頭活動堰,河道全長8.4公里,沿線主要涉及羽林街道楓家潭、藕岸、大明市、丁家園、山頭里、王山6個行政村。黃澤江屬于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一遇大雨,暴漲暴落,容易泛濫成災。山上植樹保土、上游建庫蓄洪、沿江筑堤御洪,構成了新昌山區特色的防洪體系。
新昌江、澄潭江的綜合治理工程開展較早,讓兩岸居民脫離了洪災之苦。隨著欽寸水庫建成蓄水,黃澤江干流綜合治理工程也在2017年初動工建設。總投資20874萬元,建設20年一遇防洪標準堤防10多公里,新建或改造堰壩4座外,沿線還修復灘林、灘地9萬多平方米,增設了11.23公里環河綠道和10多個休閑運動景觀節點。
今年6月初,黃澤江干流綜合治理工程完工投運,一些散步慢跑者、騎行愛好者聞風而至,在風景秀麗的黃澤江邊體驗漫步、騎行的樂趣。曾經水患頻發的黃澤江,已成為人們觀光休閑的理想場所,兩岸居民的慢生活中心、水上和濕地休閑中心,以及縣城的后花園。
打造網紅景點
“前幾天來了一大巴穿著旗袍的美女,在這里拍照。”楓家潭村委主任、黃澤江楓家潭段村級河長潘利明告訴記者,即使現在天氣開始變涼,還是有不少人會選擇來到楓家潭村游玩、拍照。
村前的黃澤江上,一座可以通車的堰壩將楓家潭村與廣溪自然村連接起來。而此前,江水一大,便道被沖掉后,廣溪到楓家潭就要從大明市鎮上繞道五六公里。“現在成為游客戲水的好去處了。”潘利明說,堰壩完工后游客就絡繹不絕,最多的一天有5000多人。村民們也因此在岸邊搭起30多個帳篷,做上了家門口生意。村民潘新波賣鍋拉頭、茶葉蛋等本地美食,吳國芹賣拖鞋和水槍,石正千的油炸食品生意也不錯,短短幾個月時間有五六萬元收入。
水清景美的黃澤江楓家潭段隨著報紙、網站、朋友圈的不斷宣傳,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景點,來的人越來越多,原本雙車道的鄉道,因為通行車輛增多越來越堵。“有一次回家,堵了好幾個小時才到家。”楓家潭村村民丁一萍說。
“這樣下去不行!”潘利明及時向街道匯報了這個情況。7月初的時候,羽林街道干部聯合村干部將沿江荒廢的5000多平方米土地修整建成了臨時停車場,可供300多輛汽車停放。
潤澤當地百姓
人來了,如何留住財氣?潘利明講了個小故事:一位游客點了一塊炸年糕,等老板放下去炸之后,他又反悔不要了,之后起了爭執。“后來我們發現他回去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說這里的東西貴,雖然來的人并沒有減少,但引起了我們的反思。”潘利明指著路邊的一塊土地說,村里準備在這里搭建30間木屋,明年4月份前完工后出租給村民,進行統一管理,引導村民規范經營。
楓家潭村還有更大的藍圖。“村子已經通過‘五星3A’驗收,村容村貌也大有改變,現在正在打造建設‘清廉鄉村’。”潘利明說,到時將村子和黃澤江連起來,做一個游覽路線,讓游客可以環村游。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