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在生態環保安全的前提下,達到了比化學防治更好的防蟲害效果。使用該技術前三年平均下來,可比化學防治降低10%—20%成本。3年后,則只需化學防治成本的六七成。”10月19日,在湖南雙峰縣和漣源市實施的示范基地晚稻現場評議會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湘中東水稻綠色豐產技術集成與示范”課題項目首席專家、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燭說。
項目實施中,張玉燭團隊選擇了害蟲越冬基數高于3萬的雙峰、漣源各一處示范基地,實施以新型赤眼蜂和生態誘蟲燈為核心的綠色防控技術。通過培育害蟲天敵,捕殺害蟲同時不傷害益蟲的生態環境培育方式,和深水滅卵等獨創“對付”稻灰虱等技術,進行了示范。
今年是示范的第一年。從現場看,示范基地將害蟲帶來的稻谷損失率降低到了3%以下,最優處損失率不到1%。稻田長勢比無嚴重蟲害稻田區更優。“通過化學防治,大約可消滅50%左右的害蟲。但通過天敵和生態環境培育,可消滅80%的害蟲。”張玉燭說。
湖南省農學會組織的專家組現場考察評議,示范區平均螟害率2.95%,比化學防治減少三分之二。稻縱卷葉螟卷葉率僅0.3%,稻飛虱僅47頭/百叢,較化學防治區減少70%以上。同時,蜘蛛和隱翅蟲等天敵大幅增加。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