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黃河干支流骨干樞紐群泥沙動態調控關鍵技術”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鄭州舉辦,通過該項目研究,力爭提高黃河樞紐群綜合利用效益,減少骨干樞紐群庫區及河道淤積量5%以上。
黃河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李文學介紹,“當前,黃河水沙調控工程體系已初步形成,在防洪防凌安全和水量統一調度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特點,黃河水沙調控更要突出泥沙的動態調控,實現行洪輸沙—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河流系統功能多維協同的目標,突破‘調水容易調沙難’的瓶頸。”他表示,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使我國在黃河泥沙動態調控關鍵理論與技術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在泥沙運動基本理論、河流生態、工程泥沙等研究領域的理論與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項目總負責人、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江恩慧介紹,該項目重點包括了黃河泥沙調控的決策理論、響應機理、調控模式與技術、技術示范等六項內容。將重點構建黃河干支流骨干樞紐群泥沙動態調控理論技術體系,提出多目標協同的泥沙動態調控模式和技術,保持我國在該領域的領跑態勢。
據悉,該項目被列入我國“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重點專項,由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牽頭,聯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鄭州大學、小浪底水利樞紐管理中心等單位共同開展研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