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秀洲區新塍鎮西北大街的居民區,秀水社區黨員志愿者錢龍慶身穿紅馬甲,挨家挨戶上門檢查垃圾分類情況。“現在我們大部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越來越強了,除了部分年紀特別大的人還存在一些問題外,大部分情況都還可以。”錢龍慶告訴記者。
為了破解垃圾分類這個難題,秀洲區通過黨建引領,強化黨員責任意識,讓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每戶居民做環境保護的踐行者。“實施垃圾分類,激發居民的內生動力很重要。”秀洲區分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垃圾分類更好地融入每一個居民的日常生活,秀洲區充分發揮機關黨員志愿者、巾幗志愿者、團員青年志愿者的示范帶頭作用,結合“紅馬甲”大巡防等活動,發動全體黨員、一線隊伍等深入社區、小區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提高全民垃圾分類意識,引導居民自覺分類。
為了不影響獨居或者孤寡老人生活垃圾的投放,新城街道春曉社區組建了一支黨員志愿者隊伍,專門負責上門為獨居老人整理收集生活垃圾。一大早,黨員志愿者小婁和另外兩名同志一起到獨居老人王阿姨家中,幫她一起整理和分類生活垃圾,并幫助運送到社區的可回收點。
在新塍鎮的天福村,黨員志愿者主動做好垃圾分類帶頭工作,采用黨員聯系農戶的方式,即一名黨員認領2至3戶周邊農戶帶動提升,黨員在做好本戶垃圾分類工作的同時,指導并監督村民開展好垃圾分類處理,共同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是一個城市文明的體現,也是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運河社區,從去年開始,社區工作人員與秀洲黨員志愿者組成了一支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經常性開展垃圾分類的知識培訓,并且挨家挨戶上門指導宣傳。“現在我們上門去宣傳的時候,一些居民還主動上前要求學習相關知識,更有一些熱心居民對此項活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如提到建議增加垃圾分類站、通過積分兌換的方式減免物業費、提高分類前期監督管理等等。”區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垃圾分類宣傳和指導,可以增強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從而不斷提高居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讓居民自覺踐行綠色生活,為共同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