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生態環境部部長致函29個省級政府一把手

中國首次對飲用水源地徹底“消毒”

發布時間:2018-10-12 11:16:31 來源:法治日報 記者 郄建榮

  盡管我國城鎮居民都知道飲用的是自來水,但是,相信絕大多數人不知道自來水里的水取自何處,更不了解水源地是否存在環境污染問題。同樣,盡管早在1984年出臺的水污染防治法就明確提出,飲用水源地不能有環境違法項目。但是,事實又是怎樣呢?確切地說,在今年3月底前,其中底數無論是老百姓還是監管部門都不是太清楚。

  經國務院同意,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與水利部聯合啟動了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以全面清除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內的環境違法問題。6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進一步強調限期完成水源地環境問題清理整治。

  目前,2018年飲用水源地違法問題清理已進入倒計時,但仍有1611個違法問題未完成整改。

  今天,生態環境部召開第三次視頻會,未完成清理整治任務的228個地級市分管市長以及長江經濟帶地區分管縣長們被喊來開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在會上除了對未達到序時進度要求的地區進行公開點名外,還強調,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各項任務。

  生態環境部指出,水源地違法問題清理整治一旦發現有弄虛作假的現象,將公開曝光,并按照虛假整改嚴肅問責。

  問題項目整治已完成逾七成

  1984年開始實施的水污染防治法,其間雖然經過3次修訂,但是,有關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一直保留,2017年6月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次修訂時,對其中的要求又進行了強化。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付青說,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她說,按照法律要求,一級水源保護區內,網箱養殖、旅游、游泳、垂釣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都在禁止范圍。

  同時,水污染防治法還提出,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對于網箱養殖、旅游等活動,法律的規定是應當按照規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飲用水水體。法律還明文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內新建、擴建對水體污染嚴重的建設項目;改建建設項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此外,水污染防治法提出,地方人民政府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必須劃定保護區并設立界標和警示標志。

  雖然水污染防治法對飲用水源地的保護規定如此之明確,但是,生態環境部督查組赴地方督查卻發現,今年3月底前,長江經濟帶縣級及以上、其他省份地市級1586個飲用水源地仍存在6251個環境問題。“這些環境問題實際上都是不符合水污染防治法要求的,說到底就是違法問題。”生態環境部執法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按照生態環境部的要求,今年年底前1586個飲用水水源地的6251個環境違法問題必須徹底清除。

  生態環境部執法局副局長夏祖義則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飲用水源地專項督查行動就是要檢查法律提出的這些要求是否得到落實。至今,飲用水源地違法項目整治專項行動已經進行了兩輪。夏祖義說,專項行動首次摸清了我國飲用水源地的環境風險底數,也是建國以來,針對飲用水源地所進行的最大規模、最全面的環境風險排查。

  在全面摸清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的同時,生態環境部對違法問題清理整治進行了全面部署。在翟青看來,飲用水源地環境違法問題清理整治是為了保障群眾的“水缸”安全。翟青透露,自今年3月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到10月11日上午,各省(區、市)已關閉、取締水源保護區內排污口133個,治理搬遷工業企業691個,拆除取締非法碼頭131個,整治清理農村面源污染問題1785個,飲用水源地許多重大環境風險隱患被切實消除。

  據生態環境部介紹,截至10月10日,在今年需要完成整治的1586個水源地6251個問題中,已完成整治4640個,完成比例為74%。

  四成省份未達要求被公開點名

  盡管長江經濟帶地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違法項目清理整治為此次全國范圍的清理整治提供了成功經驗,但是,要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完成6251個環境違法問題的清理,特別是有些違法項目已經存在上百年;有些問題涉及一級水源保護區原住民或需要搬遷或需要建污染治理設施等,清理難度之大不難想象。

  “有些問題的難度甚至超過長江經濟帶。”在生態環境部執法局有關負責人看來,幾十年的欠債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還清確實不容易。

  松濤水庫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一級水源保護區。9月下旬,生態環境部督查組到現場督查時發現,這一水源保護區內仍存在著上百艘居民柴油船,且沒有污水、垃圾收集處理措施;截至9月26日,廣西自治區牛尾嶺水庫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上游仍有排污口。

  此外,一級水源保護區內存在的交通穿越問題、農業面源問題也不是個案。據生態環境部執法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9月28日,江西省九江市廬林水庫,S402威廬線公路穿越問題只制定了整治方案,應急防護措施尚未開始動工建設。

  6251個違法問題整治涉及全國31個省份272個地市1586個水源地,翟青指出:“這里面既有大量的排污口、生活污染源、農業面源污染等直接影響水源安全的環境問題,也有諸多工業企業、交通穿越、油庫碼頭等突出風險隱患,其清理整治任務十分艱巨。”

  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至10月11日上午,仍有超過四成的省份工作進度沒有達到序時進度(75%)的要求;在全國276個地市中,還有1/5的地市(52個)任務完成率不到50%。安徽銅陵、甘肅臨夏、貴州六盤水、西藏那曲等4個地市至今仍未完成任何一項問題整治。

  任務完成比例比較低的省份被生態環境部公開點名。其中,青海省任務完成率53%,省內黃南州完成率33%,西寧市44%;貴州省任務完成率55%,省內10地市任務完成比例均在75%以下,其中,黔東南州25%、貴安新區30%、安順市32%、黔西南州39%、黔南州50%。“特別是六盤水市整改完成率為‘零’。”翟青說,在長經經濟帶11省(市)中,目前貴州省整改進度最慢。

  未達到序時要求的還有甘肅省和黑龍江省,甘肅省的臨夏州整改完成率為“零”;黑龍江省的雙鴨山市完成率是25%。西藏、海南、廣東、江蘇、四川、天津、北京、內蒙古、廣西等9省份任務完成率也未達到序時要求。

  督促省區市按時完成清理整治

  在今天的視頻會上,除了上海市、寧夏自治區和長沙等44個城市的分管市長沒有到會外,228個地級市的分管市長以及長江經濟帶地區分管縣長均到會,原因是這些地方還未完成水源地違法問題清理。

  雖然只有1611個違法問題未完成整改,但是這些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很多問題確實是長期粗放式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有的油庫碼頭在保護區劃定之前就存在,歷史糾葛復雜。”據翟青介紹,有的保護區劃定不合理,“個別保護區甚至將整個縣城都納入保護范圍,由此造成的法律問題解決不了,調整保護區又怕擔風險、被議論,瞻前顧后。還有一些水源保護區因涉及跨界問題,推諉扯皮、整治不力。”生態環境部強調,對于存在的問題,地方要提請上級部門予以協調,“切不可拖著、捂著,影響整體整治進展。”

  打好水源地保護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對此高度重視。翟青說,近期,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專門致函給尚未完成整治任務的29個省(區、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各省(區、市)政府一把手分別對所轄地區的飲用水源地違法問題清理親自過問并提出要求。

  眼下飲用水源違法項目清理已進入倒計時,由翟青及生態環境部有關司局和直屬單位負責人任組長的14個包保協調組,或再赴現場開展工作。生態環境部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說,生態環境部還將適時啟動第三輪督查。他說,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督促31省(市、區)必須按時完成6251個環境違法問題的清理整治。

  “從10月份到年底,我們每個月都要開一次視頻會,會議只請沒完成任務的地方來參會。”翟青對今天來參會的市長們說:“希望下次來開會的市長越來越少。”


標簽:生態環境;飲用水源地;整治;水污染防治法;飲用水水源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