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幢白色外墻、木式門窗、青瓦挑檐的復古民宿整齊排列,嵌在青山疊翠間。9月20日,記者來到三門縣亭旁鎮坑下村,一下車就被美麗鄉村的“高顏值”所驚艷。
村入口,投資500萬元打造的紅色主題公園開建可期;村內,紅色主題餐廳人頭攢動;不遠處的上盧、岙樓村要開發建設65畝花海,目前正在租用地處理……
“獅白線改造后,來村里的游客增加,村民的收益也變好了。”坑下村村委會主任樓可掌告訴記者,該村開發“紅色旅游”,直接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目前村里有19戶民宿,一家紅色主題旅游餐廳。”
2011年,坑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1.4萬元,主要來源是補助款;村民以務農和外出務工為主,人均收入3700元。 如今,坑下村集體經濟收入近13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近5萬元,去年12月成功摘掉“經濟薄弱村”這頂帽子。
獅白線西起獅嶺村,東至白溪村,全長21公里,途經鐵場村、山上楊村、枧頭村、小林山村等多個古村落,將亭旁的紅色旅游文化、中門梯田、中門云海、枧頭石頭屋、牡丹園、龍母山風電場等資源串聯起來。
目前,獅白線新一輪提升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預計11月份全面完工。
“亭旁是浙江紅旗第一飄的紅色小鎮,主打旅游產業。獅白線的改造提升,對亭旁鎮旅游產業的帶動非常明顯。”亭旁鎮鎮長王愛民說,從今年5月份至今,已有20多萬游客來亭旁游玩,直接帶動了亭旁旅游業的發展。
因路而美,因路而富。近年來,三門縣大抓“四好農村路”建設,相繼改造提升了六橫線、亭流線、獅白線、黃泗線、關小線、小花線等農村公路,并計劃在重要縣道和通景公路兩旁設置騎行道、游步道和綠道,建設路廊驛站、景觀平臺,提供休憩補給、租車騎行等服務。
條條“四好農村路”,把節點、村落、綠道串珠成線,實現了鄉村道路與縣道的互通性,也打開了“美麗交通+”的藍圖。在亭旁鎮,紅色旅游產業加速提升,起義舊址群修繕、中門梯田景觀開發、丹邱講寺重建、坑下紅色主題村落、省級特色非遺街區等項目順利推進,集紅色旅游、鄉村生態休閑旅游于一體的全域旅游框架基本形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