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浙江省“千村示范 萬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工程”)榮獲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地球衛士獎”中的“激勵與行動獎”,來自浙江安吉縣、寧海縣、淳安縣、新昌縣、浦江縣的代表在頒獎典禮現場見證了這一光榮時刻。與此同時,他們也帶來了一個個因環境之變而帶來幸福生活的生動故事。
浙江省副省長彭佳學、浙江省環境保護廳廳長方敏、浙江省村民代表裘麗琴代表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浙江5600萬人民上臺領獎
安吉鄉村的“美麗攻略”(浙江日報記者 胡元勇/攝)
裘麗琴,是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在魯家村已經擔任了20年的村干部,是“千萬工程”的參與者、是“美麗鄉村”的見證者。
安吉縣代表裘麗琴上臺發表感言(浙江日報記者 胡元勇/攝)
15年前,“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拉開了安吉鄉村環境整治的序幕,從“五改一化”工程(改廁、改路、改房、改水、改線和環境美化),到“雙十村示范,雙百村整治”;從率先開展“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到發布全國首部鄉村治理地方標準,安吉按著這份“美麗攻略”不斷前行。
2012年,基本實現了美麗鄉村創建行政村全覆蓋;2013年,持續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時至今日,該縣187個行政村和所有規劃保留點全部完成美麗鄉村創建,實現100%覆蓋,建成精品示范村29個。
裘麗琴說,曾經的魯家村是一個貧困落后的小山村,如今的魯家村,村莊環境變美了,村民收入提高了,村集體經濟增強了,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游目的地、明星村。
安吉縣魯家村美麗鄉村建設美麗鄉村、旺了農莊、富了百姓
寧海立足生態打造“原始”之美
寧海位于浙江省東部沿海,先天地理位置賦予了其山、海、林、湖、泉等自然資源,森林覆蓋率達63%、寧波首個國家級生態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天然氧吧。
寧??h代表楊勇,是當地的縣委書記,“當我第一天到寧海工作,就被寧海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所吸引?!睏钣卤硎?,2014年4月到寧海任職后,感到責任重大,不僅要把前任手中的美麗環境守護好,還要盡最大努力成為老百姓美麗人生的造夢師、圓夢師。
胡陳鄉東山桃園
從“一打三整治”“兩路兩側”“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六治三清”等“一二三四五六”組合拳,到構建完善統籌城鄉的潔化、綠化、美化、亮化“四化”常態機制,再到建立河長、所長、路長、片長“四長制”,“千萬工程”中的好思路好經驗在寧海得以廣泛地運用。
15年來,寧海立足“生態優先”,實現“讓好山好水成為靚麗的名片”的同時,GDP年均增長11.3%,農民收入增長了6倍、年均增長率高于城鎮1.8個百分點,連續八年獲評全省新農村建設優秀縣。
淳安下姜村蝶變“綠富美”
淳安縣代表姜麗娟,來自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2016年辭去杭州的工作,返鄉創辦起了精品民宿。提起下姜村的美麗蝶變,姜麗娟總是倍感驕傲,說起所獲得榮譽更是如數家珍:先后獲評為全國森林人家文化小鎮、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最美村莊、浙江省“最美家鄉河”等榮譽稱號。
淳安下姜村
姜麗娟回憶道,曾幾何時,由于貧窮落后,當地環境狀況不容樂觀,臭氣彌漫、污水橫流,蚊蠅滿天飛。但隨著“千萬工程”的啟動,村莊環境有了質的飛躍。先后實施了立面整治、村道鋪裝、防洪堤建設、“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一系列項目,并全面實現了截污納管、生豬退出養殖。
受益于“千萬工程”,下姜村從一個“土墻房、燒木炭、半年糧,有女莫嫁下姜郎”的落后村,蛻變為“農家樂、民宿忙、瓜果香,游客如織進下姜”的綠富美,2018年已接待游客20萬人次,超過2017年全年接待總量。
新昌扮靚鄉村 激活旅游資源
新昌鏡嶺鎮,現在是一個“水清如鏡、山幽峻嶺”的省級旅游風情小鎮,2017年鏡嶺共接待游客40多萬人次,住宿8萬余人次,農家樂經營收入達2000多萬元。
然而,與千千萬萬浙江農村一樣,鏡嶺也曾飽受“出路”問題的困擾。新昌縣代表呂江,是鏡嶺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更是一名扎根在農村的基層工作者,他告訴記者,十多年前的鏡嶺鎮農業不領先、工業也不景氣,導致經濟停滯不前。此時,恰逢“千萬工程”的號角在全省吹響,在當地掀起了拆違章建筑、除露天糞坑、做農村治污、抓垃圾分類等一系列農村環境革命。
新昌縣鏡嶺鎮美麗家園
環境質量的提升,讓村莊面貌得到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居環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呂江開始帶領當地百姓用原汁原味的農村之美發展鄉村旅游,隨著民宿、旅游、農業、交通等項目紛紛落地,周邊大城市的游客就紛至沓來,高山流水和滿眼翠綠成為了游客心中追求的詩和遠方,鏡嶺這個千年古鎮也成為了宜居宜業宜游的景區化小城鎮。
水晶之都浦江驚艷逆襲
浦江素有“水晶之都”之城,簡單、粗放的生產模式,在帶來富裕的同時,也一度致使浦陽江成為了錢塘江流域污染最嚴重的支流。
浦江縣代表陳榮貴,是浦江縣大畈鄉建光村的村委會主任,他告訴記者,建光村有500多戶人家,是浦江水晶加工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最多時有水晶加工小作坊300多家,嚴重破壞了原本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
整治后的浦江翠湖
隨著“千萬工程”的正式實施,建光村先后開展拆除違建、治理污水、垃圾分類等專項行動,在使全村變得干凈、整潔、美麗的同時,積極保護和修復歷史文化,并于2017年被評為浙江省美麗鄉村3A級景區示范區、浙江省美麗宜居村?!叭ツ?,我們共接待了國內外游客16萬余人次,村民一年索粉面和手工面的收入就達到200多萬元。” 陳榮貴介紹道。
建光村的驚艷逆襲,是浦江縣的一個縮影。隨著當地水晶等各大支柱產業的轉型升級、“美麗鄉村”建設的穩步推進、“垃圾分類”的全域覆蓋……浦江的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續四年捧獲浙江省治水工作最高獎項,被評為第一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首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最近又入圍了“中華環境獎”,由此騰出的發展空間和不斷改善的生態環境,也給鄉村旅游帶來發展契機,一批新經濟新業態正破繭而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