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從“煤城”到“美城”

發布時間:2018-09-06 09:28:02 來源:人民政協報

  

  七臺河是一座因煤而生、緣煤而興的工業城市。煤田累計探明儲量22.15億噸,保有儲量17.27億噸,是國家保護性開采的三個稀有煤田之一,國家重要的煤炭和電力生產基地、東北地區重要的焦炭生產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隨著由“煤”向“綠”的轉型發展,七臺河市的綠色發展正呈現勃勃生機。

  從煤炭之疼到新“烯望”

  鏡頭:今年8月中旬,隨著“砰”的一聲巨響震動群山,滾滾濃煙中,七臺河市建國煤礦爆破成功,這座產能落后的小煤礦永遠地消失了,這是中國北疆黑龍江省在整頓煤炭行業,淘汰產能落后的煤礦整治之路上的“第一爆”。

  記者了解到,根據黑龍江省政府印發《黑龍江省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通知,到2020年底,通過淘汰關閉一批、引導退出一批、改造升級一批,實現黑龍江省煤礦數量大幅度減少,礦井結構明顯優化,大中型礦井產能占60%以上;煤礦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從而促進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其中要求,現有單井生產能力15萬噸/年以下,且不具備擴建到30萬噸/年及以上規模的煤礦,要在今年年底前一律淘汰、關閉退出。

  七臺河市市委副書記、市長賈君介紹說,“對小煤礦爆破、關閉是進一步釋放七臺河市地方煤礦優質產能的必由之路。七臺河市明確到2020年,七臺河市地方煤礦所保留礦井的規模將全部提升至30萬噸/年,且建立證照統一、產權明晰、統一經營的集團化管理企業8至10家,保留礦井將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和信息化管理。所有集團企業均實現‘煤頭化尾’,不賣原煤,保留礦井全部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以上標準。”

  “七臺河市委市政府堅持轉方式、調結構,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打破單一產業結構制約。”賈君介紹說,如今,全市煤焦產業大打“轉型牌”,以“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發展思路為廣大煤炭企業找到了新的路子。產業鏈、價值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煤字號”產業依然在精深加工上發出了更為炙熱的光輝。

  七臺河市瞄準市場需求、提升供給質量,強化科技創新,積極引進開發全產業鏈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加快構建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新格局。七臺河大力推進石墨深加工和石墨烯產業,在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看到,100噸工業化制備石墨烯生產線已建成投產,標志著七臺河市對石墨資源從規劃到應用的轉變,更標志著石墨烯產業由理論向實踐的轉變。縱觀七臺河市,大量高品位、大鱗片的石墨資源深埋于地下,隨著石墨烯新材料產業園區的逐步建成完善,預計石墨產業年產值可達120億元,年利潤總額23億元以上,豐富的石墨資源定將為七臺河市帶來新的“烯望”。

  讓“綠色”更有“特色”

  鏡頭:走進黑龍江榮盛達食品有限公司,像走進了一個大花園。在東北醬油文化館,記者看到,一顆顆“金豆子”經過蒸煮、制曲、發酵、沉淀、灌裝、滅菌等流程,華麗變身為一瓶瓶色澤鮮艷、營養豐富的有機醬油。品嘗一下,“鮮美可口!”“嘖嘖”之聲不絕入耳。

  “目前,我們是中國第一家取得有機大豆和有機小麥境外種植認證的企業,也是東北三省唯一一家生產有機醬油和有機大豆油的企業。”公司董事長王興民告訴記者,公司以高鹽稀態發酵技術為支持,甄選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農場生產的優質非轉基因有機大豆和有機小麥為原料,生產有機醬油、綠色醬油和有機大豆油。

  近年來,一場“綠色風暴”席卷七臺河市,該市緊盯市場導向,加快農業向綠色和有機方向轉變,“榮盛達有機醬油”“東北老勃”“忍冬小子”“三勝雜糧”“東之星高鈣菜”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產品品牌蓬勃發展,將“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詮釋得淋漓盡致。高鈣菜、藍靛果、黑甜甜葡萄、雜豆等特色產品及其衍生產品已成為七臺河市的一張“美食名片”,深受各地消費者喜愛;金瀛納豆、樂寶赤豆沙、天泰鮮玉米等深加工項目的陸續建成投產,為七臺河市綠、特色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七臺河味道”正在變得更加濃郁,一路飄香。

  近幾年,七臺河充分依托寒地黑土、潛山地區的地理優勢,依托四季分明、適宜耕作的氣候條件,依托品類豐富、綠色營養的特色資源,堅持向生態要效益、以綠色促發展,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綠色食品產業。目前,七臺河綠色食品認證面積達到90萬畝。黨參、桔梗、刺五加等北藥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山野菜、木耳、猴頭、榛蘑等綠色珍品銷售渠道不斷拓寬,極具開發價值的藍靛果、黑甜甜葡萄、高鈣菜等綠特色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一批享譽國內外的綠色品牌農林產品。

  “互聯網+”讓煤城發展“加速度”

  鏡頭:隨著棚改工程中的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中國供銷七臺河商貿博覽項目形成了農副產品、生活百貨、五金汽配、休閑娛樂四大主營業態,輔之以總部中心、電子商務產業區、大型超市、餐飲休閑……從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市項目到國家新網工程項目,從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到市重點民生工程……中國供銷集團為七臺河市的產業升級提供了無限助力。

  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短短數年間,電商這個新興詞匯就在七臺河市由概念變為了現實。以電商為代表的新型經濟增長點成為七臺河市破解轉型困局的“金鑰匙”,一系列新興現代服務產業風生水起,演繹了煤城振興發展的“加速度”。

  走進七臺河市電商產業園,眾多企業和“創客”齊聚一堂,借力“互聯網+”的東風,將生意做得火熱。七臺河市下大力氣招商引進規模電商企業,積極結合本地實際培植特色電商,在電商發展的大潮中,一批“互聯網+農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商業”的電商嶄露頭角。

  賈君介紹說,七臺河市還落實省級“互聯網+農業”示范基地13個、2萬畝,建成了盛鑫水稻、三勝雜糧、興發谷物、金沙水稻、春力大豆5個標準化物聯網全程溯源基地,其中三勝雜糧基地被列入黑龍江省“互聯網+農業”高標準樣板基地。

  如今,電子商務已經真正在七臺河落地生根,成為這座城市轉型發展、群眾就業和便民惠民的新支點。三勝農副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生產的“三勝園”品牌雜糧遠銷全國17個省市,并先后進駐了京東、天貓超市、一號店等知名網絡平臺;黑龍江盛昌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的樹莓和草莓等產品已出口至歐美多國。

  支招:立足“優勢”不忘“初心”

  鏡頭:在由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供銷集團主辦的“綠色中國行重走美麗七臺河”活動中,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資源型城市的綠色轉型”主題建言獻策,暢談七臺河市乃至東北城市的生態建設和轉型發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張永利表示,七臺河有得天獨厚的資源,這是“優勢”,要從多角度、全方位釋放潛力,實現綠色轉型發展。要明確轉型方向,進一步解放思想,不忘“初心”,在綠色、創新、循環上下功夫,以市場為導向利用好現有資源。

  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指出,除了“火熱”的電商,“涼爽”的冰雪旅游資源也將成為七臺河市未來發展的新動能。“冬奧冠軍之鄉”七臺河市的冰雪體育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已經成為七臺河市最具供給側競爭優勢的新興產業,為這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結合目前資源型城市特別是七臺河市轉型實際,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及資源型城市轉型需要遵循的原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建議要在綠色、創新、循環上下功夫,以市場為導向利用好現有資源。要優先發展特色經濟,繼續高舉生態發展大旗,向七臺河文化、人物、品牌等優勢要效益。要充分利用好現有政策,謀劃自身發展,擴大金融資本,加快發展步伐。要進一步完善和改善交通,全力向好、暢、快提升,促進交通和物流融合發展,更好地凸顯區位優勢。要充分依托森林生態系統對于人類的多重服務功能,大力發展好“不砍樹也能致富”的各類接續替代產業,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在談到資源型城市如何實現轉型發展,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王東明表示,首先在思想上一定要徹底拋棄長期以來依賴單一資源、粗放經營的慣性思維,樹立多種資源優化配置、集約經營的新思維;其次在行動上一定要從當地資源稟賦的實際出發,在選擇和發展接續替代產業上下功夫,切不可脫離當地實際,照抄照搬別人的經驗。

  張永利表示,七臺河的發展關鍵在于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真正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只要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迎來一個“生態美、百姓富”的亮麗七臺河。

標簽:七臺河市;七臺河;發展;電商;石墨責任編輯:陳婷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