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打造灘凈灣美 維護海洋生態

玉環創建現代化海灣城市

發布時間:2018-09-05 09:10:47 來源:臺州日報 記者 詹曉霞 通訊員 陳威

  綠樹成蔭,鷺鳥齊飛。珍稀瀕危水鳥黑臉琵鷺頻頻做客有著“中國生態保護最佳濕地”之稱的玉環漩門灣國家濕地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漩門灣濕地公園成為花鳥蟲魚向往的人間天堂。

IMG_9962.PNG

圖為玉環漩門灣灘涂上悠閑棲息的白鷺。 段俊利攝

  這是浙江唯一兼有湖泊濕地和海洋濕地雙重特性的自然生態濱海濕地公園,園內共有野生和栽培植物475種,鳥類160種、主要經濟魚類106種。這是玉環投入8.52億元開發和保護的顯著成果,也是玉環維護海洋生態的一個縮影。

  玉環是全國14個海島縣(市、區)之一,也是全國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近年來,該市以建設現代化海灣城市為目標,依海而建,擁灣發展,積極推進海灣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讓灘更凈、灣更美,大力維護海洋生態,極大恢復和改善了海灣生態環境。

  整治海塘養殖,恢復岸線生態

  站在玉環干江鎮下礁門附近的漩門大堤上,放眼望去,整個灘涂開闊整潔,水面上時有白鷺飛翔。

  海上保潔隊負責人鄭大良和他的隊員們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將該水域的雜物清理完畢。鄭大良說,這片海域清理工作的結束,意味著該市針對面積為1475.92公頃的違規紫菜養殖區整治工作全部完成。包括圍塘養殖的青蟹和貝類的設施包括防護網、防爬網和增氧設備、圍塘周圍的鋼棚養殖輔房等,玉環漁業部門也已清理完畢,并逐步把這片區域恢復到自然原貌。

  近幾年,玉環紫菜養殖爆發式增長。養殖面積的無序擴大,容易發生爛菜現象,影響海洋觀感,威脅水生物生存,破壞海洋生態。

  今年以來,玉環海洋與漁業部門對養殖海域進行規劃,分可養區、限養區和禁養區。各鄉鎮通過排查紫菜養殖情況,符合規劃的依法辦理養殖證,不符合規劃的要求自行清理,逾期不清理的一律強制清理。

  同時,玉環還將籌建紫菜養殖協會,探索行業自律管理,推行屬地海上衛生“三包”——與養殖戶簽訂協議,要求清理“漂來的垃圾”“自己的垃圾”“退養后的垃圾”,保持海水清潔。  

  今年5月,在整治工作完成后,海岸帶修復工程隨后啟動。依據規劃,該市將多途徑利用整治后的灘涂。

  對樂清灣灘涂濕地生態保護區進行自然生物群落組成與結構的重建,移植紅樹林1050畝,建成全國緯度最高的紅樹林培育基地; 大麥嶼街道圍塘將被恢復成濕地;干江鎮白馬岙沙灘整治與修復工程已吸引了浙江旅游投資集團20億元投資民宿綜合體項目……

  “此外,我們還重點關注養殖尾水排放問題。”玉環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施明強說,要求合規區域的圍塘設置專門的進排水通道,因地制宜建設生物濾壩、生態浮床、沉淀池等養殖尾水處理設施,實現養殖尾水循環再利用或處理后達標排放。

  據了解,目前玉環已清理整治規劃外海水養殖圍塘122.62公頃,今年預計清除互花米草2000畝,修復岸線海堤6392米,沙灘還灘填沙5.36萬立方米,沙灘護堤500米,海灘環境整治面積18.07萬平方米,清理港池避風區淤泥面積89萬平方米。

  深化灘長制,守護碧海銀灘

  雞山鄉后岙村村支書張文強是雞山島沿海的灘長。上午7時多,張文強會到自己分工負責的那一段海灘巡邏,一看到垃圾,就撿拾起來。除了灘涂保潔,他還負責監督取締海灘違禁漁具、“三無”漁船,監管入海排污口和農藥清灘行為,監督非法占用海灘和非法造、修、拆船舶等。

  該市共設置市級灘長5個,鄉鎮級灘長63個,村級灘長67個,設置灘長制公示牌67個(公示牌標明著該海灘的基本情況、責任單位、村鄉市三級灘長姓名以及工作職責,還貼有二維碼,可直接“掃碼”定位巡灘),基本覆蓋每一片海灘灘涂。

  灘長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現問題,還可以直接通過“灘長助手”APP上傳,鄉鎮可以馬上組織處理。遇到解決不了的,可以通過該軟件層層上報,直至上報至市級灘長,由市級灘長協調相關部門統一處理。同時,“灘長助手”APP還設置了普通群眾現場舉報的功能。

  像保護綠水青山一樣,保護好碧海銀灘。施明強說,“通過定期的巡灘,灘長能及時發現問題。”

  去年至今,該市共累計組織出動執法船艇387艘次,查獲“三無”漁船377艘,清理地籠網、流刺網等網具約2.416萬頂,立案144起,沒收違規漁獲物約3萬公斤。

  發展生態漁業,促進漁民增收

  清除整治違規海水養殖和漁業捕撈之后,如何促進漁民增收是個重要課題。

  在蘆浦鎮分水村,55歲養殖戶梁和平的樓房里暗藏玄機。在剛剛建造成型的樓房地下室里,有著占地一畝多的室內養殖池。池中蝦苗密密麻麻,據說有4萬尾之多。

  梁和平說,這套室內循環養殖系統一方面可以控制水溫,利于苗種生長;另一方面防應急能力強,能夠大幅度減少損失。

  “進一步減少圍塘養殖肯定是未來趨勢,我要多方嘗試。這次試驗要是成功,就能收獲3000斤蝦!”梁和平很有信心。

  當地還規劃將茅埏島、江巖島等海島上的圍塘改造成美麗漁場,用于發展生態休閑漁業。

  3月24日上午,玉環坎門國家漁港內汽笛聲聲,披彩戴紅的母船——“東海漁倉”浙玉漁加99999船緩緩起錨離岸,帶著6艘子船如箭出弦,向東海作業區疾駛而去。這一母六子,猶如一個移動加工廠,與在海上作業的玉環150多艘拖蝦漁船形成生產加工無縫對接,解決了加工鏈斷檔、食品安全、漁船增產貨賤賣等問題。玉環“海上加工中心”、全國首家海捕蝦海上加工中心的正式投用,標志著玉環漁業進入捕撈加工全產業鏈發展階段,為漁民增收開辟了新渠道。

  這種綠色、可循環式生產模式,也將逐步淘汰陸上污染較大的蝦米加工作坊。據介紹,該中心加工的蝦干成品將統一出口到美國、日本等國,預計年可加工深海蝦兩萬噸以上,為當地拖蝦漁民增收1億多元。  

標簽:玉環;養殖;生態環境;濕地公園;海灘;白鷺;海洋生態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