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星期天。中午,古樸的四合院農家樂像往常一樣,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間節點。
這家位于天臺縣南屏山區的四合院農家樂,從8年前只能容納幾桌客人,發展成現在的省級示范農家樂。憑著美味可口、價格合理的農家土菜和古色古香、整潔優雅的環境,四合院農家樂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女主人楊寅寅說:“我家在全鄉辦起了第一家農家樂,現在單我們村就有20多家農家樂、民宿?!?/p>
下午1點多,游客逐漸散去,楊寅寅和幫工一起,開始在廚房里奏起了碗筷交響曲。正是暑熱高溫天,客人并不多,一個中午只接了三桌。若是等到秋季楓葉紅遍山林時,四合院里會涌進潮水般的游客,最多時一天要接待上百桌客人。
隨著前楊村古道紅楓名氣越來越大,游客漸漸增多,環境壓力突顯,如何創建環境友好型旅游村,既考驗著當地黨員干部,又是農家樂經營戶不可回避的話題。
“餐飲業每天都要產出許多剩菜剩飯,我覺得減少浪費就是為環保出力。”作為一名85后創業者,楊寅寅對于生態環保有著深刻的認識,“在游客點菜時,我們會提醒游客吃多少點多少;在餐桌旁,我們也有節約糧食的提示?!?/p>
拿起四合院農家樂的餐譜,發現除了炒菜類,還有一些是當地的美食小吃,有餃餅筒、扁食、麥餅、南屏麻糍團等。對美食小吃,楊寅寅一點都不擔心浪費。一般游客按人頭點,吃一份很少有過癮的,即便吃不完,也可打包,非常方便。
再怎么提示,殘羹剩飯仍是在所難免。在四合院一角,放著一個回收桶,剩菜剩飯都倒在這里,送給附近養豬養狗的人。
走進廚房,幫工正在沖洗餐具。自從農村生活污水管網鋪進各家各戶后,村內再也見不到污水橫流現象,所有污水全部納管排放,經過污水處理終端凈化處理后,再合格排出。
在廚房的角落里,有一個垃圾桶,切削下來的蔬菜莖葉,還有魚、禽類的內臟等余物,都被統一倒在一起,送到村里的垃圾回收點。
送完客人,楊寅寅一手拿著幾個空瓶罐,一手提著垃圾,走向附近的村游客中心,那里有一排咖啡色的小屋形狀的垃圾箱。才走到邊上,垃圾箱就響起了音樂,并有語音提示要求垃圾分類。楊寅寅說:“就好像有人在提醒,讓你不好意思亂倒。以前推廣垃圾分類難,有了它,現在村民工作好做多了?!?/p>
倡導垃圾分類,是楊寅寅作為志愿者的一項活兒。這幾年,被推選為南屏鄉團委副書記、兼職婦聯副主席,又當選為縣政協委員的楊寅寅,身體力行推廣生態環保理念。
只見楊寅寅把餐飲垃圾倒入可腐爛的箱子里,再把礦泉水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的垃圾倒進另外的箱子里。雖說是垃圾箱,實際上還是個高科技“玩具”。這組垃圾箱分4個回收類目,采用光伏技術,箱的頂部是一塊太陽能接收板,白天吸收能量,晚上自主照明,還配有景區宣傳。
每到旅游旺季,楊寅寅都會倡導開展垃圾換姜茶、垃圾換礦泉水等公益活動,用山里人的樸素、好客來換取垃圾不落地。景致美、環境好、人氣旺,去年年底,以前楊村紅楓古道為核心的南屏鄉旅游景區成功晉級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