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金山區呂巷鎮掛職的這段經歷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呂巷鎮巷鄰坊黨建服務點、生態農業產業以及美麗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引發了我對以黨建為引領推進我們‘多彩石路’美麗鄉村精品路線建設的很多思考和打算。”這是平湖市新倉鎮石路村黨委書記張杰在呂巷鎮白漾村的掛職感悟。在掛職期間,他還成功引進了上海愛娥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項目落戶石路村。該項目占地250畝,計劃投資5000萬元。
與上海市金山區接壤的新倉,在深入實踐“八八戰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打造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的背景下,大力開展與金山區呂巷鎮之間的結對共建工作。一年來,雙方圍繞“美麗新倉”和“幸福呂巷”建設目標,按照“互通、互聯、互補、互動”的原則,通過以“黨建融通,共創紅色先鋒帶”“產業融合,共建綠色示范帶”為內容的“雙融雙帶”工作,形成兩鎮“資源共享、黨建共推、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合作共建以來,兩鎮黨委書記多次開展互訪活動,新倉鎮2名機關干部、3名村黨委書記前往毗鄰鎮村掛職鍛煉。每季度,兩鎮還通過舉辦“美麗新倉 幸福呂巷”村社書記主題沙龍活動來做好基層一線的互動,先后圍繞美麗鄉村建設、社區管理、環境整治、黨員教育管理等多個主題開展交流,書記們在沙龍活動中加深了認識,為進一步的全方位合作創造了條件。
兩鎮確定了“6+1”的項目化合作共建框架和29個合作項目,每個項目明確內容、落實責任部門、倒排時間表,將合作共建工作具體化、可操作化。比如黨建共推項目組開展基層黨建特色品牌互學互比活動,兩鎮村社區組織委員、巷鄰坊站長、先鋒站站長已開展多次研討活動,共同舉辦了呂巷鎮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暨尋找紅色記憶團隊賽、新倉鎮迎七一表彰會暨徒步綠道等活動;平安共創項目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兩鎮政法綜治條線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針對各類重大活動等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為做好邊界聯防聯控提供有效保障;產業共建項目組積極開展農業種植技術對接,通過互相邀請農技專家進行指導等形式,把呂巷的葡萄、蟠桃等優良品種帶到新倉,把新倉的蘆筍、食用菌等種植技術帶到呂巷,共同提升種植水平,帶動農業產業發展。
文化相通是新倉接軌上海的天然優勢,吳儂軟語是兩鎮百姓的最好紐帶。兩鎮通過建設“258”工程,即1年內開展2場鎮級文藝交流活動、5場村與村之間的文化交流活動、8場互相交流活動,積極開展文化走親,深化民間交流,將合作共建帶到與百姓日常生活更為密切的領域。2018年以來,兩鎮已合作舉辦了“傳統戲曲鄉村行 歡歡喜喜迎新春”“百姓大舞臺 滬浙共村晚”“浙滬民間美食匯”等10余場文化走親活動。同時,通過開展新倉的手繪草帽、牛仔布藝,呂巷的土布布貼畫、非遺白龍糕等的展示交流活動,進一步豐富了百姓的視覺享受,在文化上加深了認識,為合作共贏贏得最大公約數。同時,隨著兩鎮中小學校合作共建協議的簽訂,教師互訪、學生互訪等更加頻繁,帶動了兩鎮教育事業的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