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浙江玉環市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海洋生態

發布時間:2018-08-25 09:17:11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 王慧敏

  作為全國14個海島縣(市)之一的浙江玉環市,躺在寬闊東海的懷抱里,四周海天蒼茫,一望無際。

  盡管海洋很寬闊,近些年玉環在經濟發展中,卻舍不得大手大腳粗放利用,像愛護眼珠子一樣愛護海洋生態。由此,玉環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樹理念

  其實,玉環人對海洋生態重要性的認識,也是在生產實踐中逐步深化的。

  1978年2月16日,《人民日報》曾刊登過一則新聞——《玉環島人民改畫地圖》,報道當年玉環縣委帶領全縣人民改造大自然,填海建設了一條大壩,把海島同大陸連接了起來。

  時隔近40年, 2017年11月25日玉環又上了《人民日報》,這次的題目是“玉環再改圖”,報道了玉環撤壩建橋的事跡。文章指出:壩改橋,不是簡單的交通方式的變化,對恢復和改善海灣生態環境意義非凡,標志著玉環經濟發展方式質的飛躍。

  幾十年的發展實踐,讓玉環人樹起了這樣的理念:不獨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碧海潔灘同樣是金山銀山。

  近幾年,紫菜價格看漲,玉環紫菜養殖面積也不斷增加。如果養殖面積無序擴大,將會衍生滸苔,對海洋生態造成影響。在增收和保護海洋生態的兩難選擇中,玉環毅然選擇了后者。今年以來,玉環海洋與漁業部門對養殖海域進行規劃,劃分可養區、限養區和禁養區。各鄉鎮排查紫菜養殖情況,符合規劃的依法辦理養殖證,不符合規劃的一律清理。

  玉環還探索行業自律管理模式——與養殖戶簽訂協議,要求清理“漂來的垃圾”“自己的垃圾”“退養后的垃圾”,如果退養后不能把這片區域恢復到自然原貌,下一輪承包時,將失去海洋使用權。

  玉環專門成立了海上保潔隊。站在玉環干江鎮的漩門大堤上放眼望去,碧波蕩漾,灘涂開闊整潔。海上保潔隊員正駕駛小艇在清理水面的竹竿。

  保潔隊員鄭大良告訴記者,這些竹竿是去年8月插入海中的,用于固定紫菜養殖網。竹竿容易遭海水腐蝕和臺風損壞。破損的竹竿隨水飄蕩,就成了海上垃圾。他和隊員們已經苦干一個多月了,現在,1400多公頃紫菜養殖區的垃圾清理工作已基本結束。

  在清理“垃圾”的同時,玉環還加大海洋生態養護力度——對沿海灘涂進行自然生物群落組成與結構重建,清除互花米草2000畝,移植紅樹林1050畝,沙灘還灘填沙5.3萬多立方米……

  建制度

  雞山鄉后岙村村支書張文強是雞山島沿海的灘長。每天一大早,他都會到自己負責的那一段海灘巡邏。他隨身攜帶著“老三樣”:一把長鉗、一個垃圾袋、一本記錄本。看到垃圾就撿進垃圾袋,巡灘結束要寫下巡灘記錄。同時,他還必須把巡邏記錄通過手機APP發回去。

  灘涂保潔,只是灘長工作的一小部分。張文強還負責監督非法占用海灘、違禁漁具下海、入海排污口水況及是否有“三無”漁船作業。

  近年來,玉環“灘長制”越來越完備:市級灘長5個,鄉鎮級灘長63個,村級灘長67個,基本覆蓋全市每一片海灘灘涂。

  每一片責任區都設置公示牌,將海灘的基本狀況、責任單位、村鄉市三級灘長姓名以及工作職責寫在上面。公示牌上還貼有二維碼,方便群眾監督。

  為了配合“灘長制”,縣科技部門開發出了手機APP“灘長助手”,其中設置了巡灘記錄、灘涂資料等欄目。灘長在日常巡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可以直接通過APP上傳,鄉鎮后臺一目了然。遇到鄉鎮解決不了的,可以通過該軟件層層上報,直至上報至市級灘長,由市級灘長協調相關部門統一處理。“灘長助手”還設置了普通群眾現場舉報的功能。

  這些措施,讓每個灘長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想懶政,沒門兒!這些措施,也遏制了損害海洋生態的行為。去年至今,正是得益于“灘長助手”的強力“監督”,玉環共清理地籠網、流刺網等網具約2.4萬頂,有效地保護了灘涂。

  謀長遠

  要想使海洋生態保護成為常態,漁民增收不能不考慮。

  玉環的做法是,生態保護與漁民增收齊頭并進。措施之一是延長漁業產業鏈條。不久前,一艘名叫“東海漁倉”的大船緩緩駛離了玉環坎門國家漁港。這艘新建成的大船總噸位4484噸,續航能力達5個月,過駁子船共有6艘。稱它為“東海漁倉”實至名歸,拖蝦漁船上捕獲的蝦全都過駁到這艘船上。這“一母六子”,猶如一個移動加工廠,與在海上作業的玉環150多艘拖蝦漁船形成生產、加工無縫對接。

  更重要的是,這是綠色、可循環的生產模式:一方面,淘汰了陸上污染較大的蝦米加工作坊;另一方面,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漁民的“漁貨增產、價格走低”這一難題。

  據悉,“東海漁倉”全產業鏈海上加工中心加工的蝦干成品,將統一出口到美國、日本等國,年加工深海蝦2萬噸以上,為當地拖蝦漁民增收1億多元。

  除了延長漁業產業鏈條,玉環還大力發展生態休閑漁業。江巖島上的陳官平,曾經是海水圍塘養殖戶。如今,他拆了圍塘,在島上開了生態農家樂。游客到了島上,陳官平用小艇帶著他們出海賞海景、逛卵石灘,逛累了,再吃他店里的特色海鮮。

  問起業態轉型前后的收入對比,他笑問:“還用說嗎?”

標簽:玉環;海洋生態;東海;垃圾;紫菜責任編輯:朱斌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