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鄞州日報鄞響客戶端發布的《200多噸陳年垃圾3個月清除!老舊小區環境整治,看金家漕樣本》一文引發強烈反響,市委常委、副市長、區委書記褚銀良專門作出批示。
當天上午,金家漕社區社工洪科威看到報道后,立即轉發到微信朋友圈,并配了一句“我們‘再’行動”。小洪說,鄞州日報鄞響大篇幅報道了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現實,也給基層社工一個亮相的機會,這深深鼓舞了他們。
社工蔣潔瓊和周男說,這篇報道扎實又接地氣,讓大眾知曉了社工們的艱辛不易,之前心頭上小小的委屈一掃而光,她們一定會堅守崗位,想方設法為老舊小區環境改善出一份力。
當天下午,金家漕社區居委會主任勵春柳正在長豐二村巡查環境衛生。她說,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的社工,幾乎天天離不開清衛工作,不少社工覺得有點冤枉。看了這篇報道,社工們可激動了,感覺到辛苦付出終有回報。同時,大家也深感肩上的壓力更大了,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堅持下去,直至交出更漂亮的成績單。
報道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和評論。市民范思潤說,環境衛生靠大家,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己,盡可能為社會減負。網友“緣”說:“我就住在那里附近,目睹了前后變化的過程,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大家一起努力。”網友“MiyoloChen”說,社區環境綜合整治著實不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居民的理解與配合尤為重要,這也是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的基石。
當天,鐘公廟街道將此報道轉發給了全體機關干部和社工,鼓勵大家好好學習,再接再厲。得知報道受到區領導的批示后,街道上下在深受鼓舞的同時,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街道辦事處主任金建永表示,接下來,街道將會繼續實施領導包干制,與社區簽訂責任狀,繼續完善四個平臺“發現、上報、派單、處置、反饋”的閉環機制,發動更多群眾參與到環境整治中來,并鼓勵人人成為監督員。同時,街道將開展新一輪的單車整治、垃圾分類、“五水共治”等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以實現整個街道環境面貌的再提升。
這篇報道也引起了其他鎮、街道的高度關注。明樓街道黨工委委員馬道永說,看了金家漕社區的做法后深受啟發,明樓街道徐家社區也是典型的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設施陳舊,衛生較差,居民反映強烈。近段時間來,徐家社區通過社工輪值制度,在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來,社區將進一步學習金家漕社區的做法,通過發揮小區能人、社會組織、共建單位等各種資源的作用,力爭使小區的環境衛生整潔保持常態化。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