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批文上規定了企業排污總量,但企業未經審批擅自增加產污設備怎么辦?記者昨日從市環保局獲悉,紹興市正在推行產污設備牌證式管理,電子后臺備案留底將為執法檢查提供便利。
“產污設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廢氣、污水、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污染的設備。“全市僅環保重點企業就有近700家,產污設備數量龐大,通過源頭精準控制是實現總量管控的一個舉措。”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行牌證式管理后,將逐步對全市產污設備進行摸底調查,一一貼上身份標簽。
這項新的管理措施正在柯橋試點,12家企業的300臺定型機均已貼上二維碼。二維碼的電子后臺,記錄了包括出廠時間、設備型號、生產廠家、審批年限以及處理工藝等信息,相當于設備的“身份證”。“經過行政審批的合法定型機,才能獲得二維碼。”環保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說,到下月底將全部完成定型機貼牌。下一步,各個區、縣(市)將根據產業特點,選擇轄區內數量較大的通用設備進行貼牌。同時,與產污設備相配套的治理設施,接下來也要納入牌證式管理。
產污設備貼牌后,環保部門將如何監管?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執法人員在日常檢查中,會隨機抽取定型機掃碼,核對登記信息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此外,每年都由第三方服務機構對產污設備牌證信息進行維護管理,對新增合法設備補牌,對老舊淘汰設備銷牌,對改造升級設備更新信息。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