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諸暨市浬浦鎮升級后的垃圾分類全線智能化系統正式上線,垃圾收集真實情況不確定、清運時間及不及時、腐爛垃圾有沒有到處理池、分類垃圾稱重反饋等問題都在系統中直觀呈現。
浬浦鎮全鎮共有8000多個垃圾分類二維碼,依托二維碼,全鎮從去年開始推行垃圾分類智能化巡檢系統,通過垃圾分類督導員手機打分、照片上傳、語音反饋、房屋定位等功能,對農戶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全方位督查和反饋,而如今則從巡檢智能升級成了全線智能,不僅覆蓋農戶,而且垃圾清運車、終端站點均進入智能系統聯網統一運行。
浬浦鎮將“智能化”納入垃圾分類管理的辦法,是諸暨市全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示范創建活動的一個縮影。
為推進諸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示范創建活動,在諸暨市農辦的組織下,諸暨各鎮街根據實際情況,將墻繪、宣傳單、廣告牌等傳統宣傳與微信宣傳、網絡曝光等網絡宣傳相結合,采用多級聯動、獎懲結合、績效捆綁等考核制度督促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目前,諸暨全市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已建成微生物發酵處理站25個、沼氣厭氧處理站169個、太陽能處理站75個。各鎮街的垃圾分類工作均已全面、全域、全力落實推進,其中共有39個行政村開展智能化垃圾分類工作。
據悉,諸暨市今年目標建成5個市級垃圾分類處理示范鎮鄉(街道),50個市級垃圾分類處理示范村,27個市級智能化垃圾分類處理示范村。“希望通過這項活動,把垃圾分類工作做到由點及面、穩步推進、全面覆蓋,不斷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優化農村人居環境。”諸暨市農辦主任孟志康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