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位于天臺縣幸?;ㄔ窚万缘募?,110平方米的三居室,寬敞明亮。2003年下半年,湯屯蛟從四周是高山的南屏鄉上楊村搬遷到城里,僅花10多萬元就住進了新家?!耙郧霸谏缴蠒r,做夢都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為城里人?!睖万哉f。
幸?;ㄔ肥翘炫_縣第一個高山移民集中安置區,現有住戶2015戶,其中高山移民1808戶。
2003年9月2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實地視察幸?;ㄔ钒仓脜^時指出,“把這個扶貧的重點要抓好,亮點要抓亮,使山區群眾能真正過上幸福的日子?!?/p>
多年來,歷屆天臺縣委縣政府牢記習總書記殷殷囑托,切實抓好高山移民工作。今年,天臺按照臺州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工作要求,又提出并實施“萬戶百村”生態移民,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共同富裕,提高節約集約用地水平。
山村發展滯后,搬遷勢在必行
從天臺縣城出發,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道驅車近一個小時,就能來到石梁鎮金順村。
這是一個常住村民不到200人的村子。這兩天,村里在進行房屋丈量。這涉及到整村搬遷后村民的補償金,村干部們工作做得很仔細。
村支部書記周祖田說:“早在2015年,我們就有了整村搬遷的考慮,還打了申請報告。”
翻出當年的申請報告,上面赫然寫著:“金順村雖交通方便,但因離縣城較遠,生活很不方便,小孩上學要走二十多里山路,老人買藥、打瓶醬油也要走十幾里山路……”在報告的最下方是全村村民代表簽名和一連串紅手印。
如今,村民的愿望實現了。
據天臺縣國土資源局等相關部門調查顯示,天臺有山區村351個,涉及自然村800多個。不少村莊的農宅殘埂斷壁,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或經商辦企業,只有老年人留守,個別村子甚至出現“一個人的村莊”的現象。
這些山區村建設用地面積約3.1萬畝。今后三年,天臺縣新增建設用地需求超過1萬畝,年均缺口1500多畝。一邊占用寶貴的用地指標、規劃空間,一邊指標緊缺,等米下鍋。
如何讓山區農民早日走上致富路,并拓寬縣域發展空間,已成當務之急,山區村整村搬遷勢在必行!
加強政策引領,突出操作簡便
這里是赤城街道螺溪村附近的一塊空地,未來這里將是一個配套齊全的住宅小區。“這塊土地約60畝,將建一個有578套住宅的移民安置小區,目前已完成政策處理和土地平整、初步設計方案編制等工作。”赤城街道城建辦副主任陳強說。 為做好相關工作,天臺出臺了《天臺縣生態移民搬遷安置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對有關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
“我們針對山區房屋價值有限這一實際情況,以村規民約方式制定了《房屋拆除土地收回村集體管理規定》,做到‘復雜事情簡單化’,老百姓掐著手指也能算出自家的補助款,安置商品房按成本價出售。”天臺縣國土資源局局長葉海明說。
5月底,各鄉鎮(街道)摸清實情;7月底,生態移民任務落實到村到戶;9月底,簽訂搬遷協議書……
這是一份生態移民時間表。眼下,天臺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正按計劃推進相關工作。
坦頭鎮歡山村實際常住人口僅37人。5月9日,村里召開了全村村民戶長會議,一致同意整村搬遷。73歲的村民陳中貴說:“現在政府政策這么好,我們沒有理由不擁護和支持,早點搬遷早點住新房?!?/p>
坦頭鎮副鎮長裘紅星介紹,坦頭鎮實施整村搬遷的涉及6個行政村,一共321戶、900多人?!拔覀冇媱澆捎梦械谌降姆绞剑瑢Υ迕穹课葸M行丈量。這項工作馬上啟動?!?/p>
村民集聚居住,土地生態修復
“縣里計劃三年搬遷10000戶,2.8萬人,復墾建設用地4000畝。其中今年要搬遷3000戶,復墾900畝?!比~海明介紹,縣里選定了4個年內啟動實施的安置區,可建設安置房3000多套。
“我們還推行‘一不變二同步三優先’政策,即生態移民搬遷后,原有耕地山林的承包經營權不變;戶口一經遷入,立即享受按揭購房優惠利率,子女在入托、入學、預防保健等享有市民同等待遇;不需要專業技術的招工優先照顧、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優先推薦、免費技能培訓優先安排。”葉海明介紹,本次生態移民以整村(自然村)搬遷為主,并對“田水路林村”進行全方位、全要素綜合整治,復墾后的宅基地與周邊土地一起集中流轉,規模經營。
眼下,果農梁光恒在天臺縣三州鄉上坑村承包地里的藍莓正迎來收獲季?!拔覀兏謇锖炗喠?0年的土地流轉協議,一次性付清了10多萬元的租金。”
一幢幢移民安置房拔地而起,一份份土地流轉合約促進規模經營,一項項惠民決策贏得民心一片。告別貧瘠的大山,走進繁華的城鎮,農民變市民,轉產又轉業,千年夢想,今朝實現。天臺將繼續譜寫生態移民的嶄新篇章。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