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昨日傳出消息,上半年全區生活垃圾實際總量為23.11萬噸,同比減少3.75%,成為全市唯一生活垃圾增量控制負增長的區。
2013年,海曙在全市率先開展垃圾分類試點。5年來,除著力提升普及率、參與率、正確率“三率”,海曙還試點一戶一碼,委托第三方督查,開展志愿者入戶,推行綠色積分,引入智能分類,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今年3月,我市首個廢玻璃資源再生試點“落地”南門街道柳錦社區,居民將用剩的酒瓶等各類玻璃制品拿到社區兌換,而社區積累到一定數量后運往玻璃制品企業,完成廢玻璃回收利用。目前,海曙區不少社區設置了廢玻璃等低價值可回收物的暫存點,打通從居民家到再回收企業之間的可再生資源回收路。
為更好地讓垃圾資源歸位,海曙還針對可回收物開出了“居民自行處理、街社物牽頭、81890兜底”三大模式。居民可以選擇自己分類處置,也可以聯系由街道、社區、物業三方公布的回收企業,或直接致電81890,由81890為居民精挑“就近”企業預約回收。同時,有條件的社區加入“垃圾分類+資源回收”項目,通過“我要換糖”手機App平臺實現網絡預約。
對于大件垃圾,海曙一方面落實各小區在合適的空地設置大件垃圾收集點,并設置分類標識,做好圍擋要求,引導居民將大件垃圾投放到收集點,要求物業單位及時將大件垃圾清理運輸到專業處置企業;另一方面,積極搭建好社區與企業的“橋梁”,如浙江星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日處理大件垃圾100多噸,實現大件垃圾96%的綜合利用。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