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黃巖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與循環經濟一體化項目成功招標,標志著該區“垃圾革命”工作又向前邁出實質性一步。
黃巖區機關食堂廚余垃圾處理站的智能餐廚垃圾處理系統正在作業。 本報通訊員 牟優優攝
自去年全市制定發布《臺州市“垃圾革命”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以來,黃巖區積極貫徹,全力抓落實。今年,該區成立臺州市首個高標準智能化垃圾分類試點“玫瑰灣”小區,進行了智能化垃圾分類試點;同時,還在黃巖區機關食堂和東城街道垃圾中轉站成立了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兩個試點,推進垃圾分類革命。
典型示范,源頭分類更精準
每天上午,家住玫瑰灣小區的徐麗在出門前都會帶上家里的垃圾,到小區里的智能垃圾投放點,刷下積分卡,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垃圾我們晚上分類好,早上帶出來投放,等積分夠了還能換回紙巾和洗手液等用品。”
積分兌換日用品是玫瑰灣小區推行的智能垃圾分類舉措。在該小區東門口,擺放著四個分別寫有“金屬、玻璃、塑料、紙張”的藍色垃圾箱和一個紅色垃圾箱。“居民拿著自己家的專屬積分卡,按照提示正確投放就可獲得積分。”玫瑰灣小區垃圾分類專職督導員楊丹珠介紹。
同時,該小區物業管理處還放置了一臺垃圾袋發放機,居民每個月憑卡能拿到綠、黑兩色的垃圾袋。“因為發放的垃圾袋綁定了業主的信息,所以小區內的垃圾投放可以溯源,只要我們掃描垃圾袋上的二維碼,就能知道是哪戶人家投放的。”楊丹珠說,“如果有些業主分得不正確,我們會給予相應的扣分,正確的則會給予積分獎勵。”
“‘玫瑰灣模式’通過采用二維碼廚余專用垃圾袋、智能回收等技術,實施垃圾溯源追蹤管理,并以積分兌換禮品方式提高了居民的分類投放積極性,也為推廣黃巖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先行提供了諸多借鑒經驗。”
黃巖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城市管理局)城管二科科長王曉盛說。去年以來,該區加強示范點位試點工作,目前已完成10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30個示范單位(其中示范學校15個)、10個規范市場、10個餐飲垃圾分類示范點、垃圾收運示范街等前端分類垃圾桶投放工作。
終端處理,讓垃圾變廢為寶
通常,人們聽到“泔水”一詞,腦海里就會浮現“惡臭”兩字。
但是,近日記者在黃巖區機關食堂的廚余垃圾處理站看到,雞蛋殼、菜葉、剩菜、剩飯、果皮、肉骨頭等廚余有機垃圾經過油水分離和專業人員二次分揀后,被放進智能餐廚垃圾處理系統進行攪拌、擠壓、加熱、凈化,出來后就變成了黑灰色的有機肥料。
這是黃巖區在全省率先運用智能餐廚處理設備,推進垃圾分類革命的一個鏡頭。目前,已成功運用于黃巖區政府食堂的該設備,每日可處理餐廚垃圾2噸左右。“通過這個餐廚垃圾處理系統,1噸餐廚垃圾可縮量85%,并在經過堆肥處理后能夠生成150千克左右的有機肥或有機土,實現‘垃圾進去,肥料出來’。”區機關事務局膳食科科長葉斌說,“這些有機肥會被運到農村做肥料,真正實現餐廚垃圾變廢為寶,促進資源綠色再利用。”
據了解,該區針對投放環節可將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個大類,并分類制定了相應的處理舉措。“讓垃圾變廢為寶,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垃圾處理能力是我們垃圾革命的重要環節。”王曉盛介紹說,目前該區8個街道的餐廚垃圾處置設備已陸續到位,位于永高垃圾中轉站的餐廚垃圾處置設備已開始試運行。同時,擬在北城街道天子嶺填埋場建設日處理能力200噸的餐廚垃圾預處理車間,目前正在方案設計中。
城鄉互動,資源利用更合理
“目前,我們是以政府公開采購的方式,對城區107個小區、53所公立學校、所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青年路、橫街路、勞動路、天長路、縣前街5條主街道的垃圾分類有關工作實行服務外包。”黃巖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林文政說,自5月啟動垃圾分類服務外包的采購招投標程序以來,該區已完成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與循環經濟一體化項目開評標工作,“待公示完成后,我們將積極對接項目中標方,按省市有關要求,高效、有序推進項目進場。”
在城區,垃圾分類在循序漸進地進行中。而在農村,源頭分類“二分法”和二次分揀相結合的模式也正積極推廣中,即農戶按照“可腐爛”和“不可腐爛”的標準進行初次分類,將垃圾投放到收集點。收集完畢后,“可腐爛”的生活垃圾被送到處理站堆肥處理,“不可腐爛”的垃圾由分揀員進行分揀,分類處理。
在澄江街道岙口村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內,堆肥設備正在運行,全街道的可堆肥垃圾每天收集后都會被送到這里“消化”。這些有機肥產出后會直接施用于農田果園,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一般一噸可堆肥垃圾可以轉化成0.3噸有機肥,從可堆肥垃圾變為有機肥的過程需要20多天時間。”澄江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工作人員喻海躍說。
該街道采取“互聯網+垃圾分類”的新模式,運用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并建立一戶一碼實名制,通過智能技術手段實施垃圾分類投放,實現垃圾投放有源可溯。同時,利用聯通4G射頻卡傳輸傾倒垃圾行為的戶主信息和傾倒行為記錄數據,正確傾倒一次,家庭“甜蜜積分”就增加一分,錯誤傾倒扣一分,并以短信的形式將統計積分發送到每只綁定用戶的手機上。“甜蜜積分”不僅可以兌換物品,在年底的星級家庭評比時,積分高的家庭還能得到一定獎勵,以鼓勵村民積極投身垃圾分類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