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打贏藍天保衛戰’,這是我們當前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的環境治理重點工作!”昨天,記者從港區環保局獲悉,為早日滿足民眾對藍天白云的殷切需求,近年來,港區以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為目標,創新治理模式,強化源頭管理,空氣質量指數優良率逐年提高。
省首席技術顧問
“問診”港區大氣治理
7月12日,省環保廳科技與合作處處長張福健,浙江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教授級高工韋彥斐,率浙江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專家團隊一行來港區指導“藍天保衛戰”工作。
專家組聽取了港區大氣治理進展情況和治氣技術難題、需求。座談會結束后,省“打贏‘藍天保衛戰’”首席技術顧問組又現場查看了港區的泰地石化和贊宇科技兩家企業,并觀摩了該區智慧環保項目的演示。
為精準分析轄區內網格污染的趨勢,港區在智慧環保一期建設基礎上,今年再次投入566萬元,于轄區范圍內61個點位建設環境空氣監測微觀站。“空氣監測微觀站可靈敏地對周邊一公里范圍內的空氣質量尤其是PM2.5,進行24小時無間斷實時監控,數據信息10分鐘更新一次,并及時反饋到大氣網格化動態監測系統。”港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樣一來,環保工作人員可通過手機APP隨時了解空氣指數情況,也便于對監測結果進行大數據分析,了解整個區域的大氣污染變化趨勢等關鍵情況。
“不僅僅是工地施工的揚塵污染,企業的排污污染、垃圾焚燒等,監測微觀站也能敏銳感知。”該負責人稱,通過“線上監測點、線下網格員”的綜合布局實現環境監管的“天羅地網”,不僅促進環保執法溯源明確、反應及時、快速處理、有效監督,也將便于對環境質量分析和污染源管理進行直觀的信息提取,從而實現對環保決策及執法監督的有力支撐。
啟動臭氧
及PM2.5源解析工作精準治理
今年,港區啟動了臭氧及PM2.5源解析工作,致力于把改善環境質量作為生態保護工作的核心,還轄區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
“根據全省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要求部署,下一步要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改善環境質量。”該負責人表示,近幾年,港區治氣力度不斷加大,PM2.5濃度下降明顯,但進一步降低PM2.5濃度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如何精準施策,如何實現“一年見實效,三年形成拐點”的目標要求,必須要對港區PM2.5進行源解析,統籌謀劃,精準施策,才能打贏這場“藍天保衛戰”。
據介紹,港區臭氧和PM2.5研究工作將從以下方面開展,一是開展港區空氣質量現狀及污染氣團來源分析;二是構建典型VOCs污染源工業污染源成分譜及分析O3和PM2.5生成趨勢;三是建立大氣污染物源排放清單的編制和空氣質量模式;四是開展嘉興港區臭氧和PM2.5來源解析;五是規劃情景預測及提出有效防治建議。
“開展嘉興港區大氣環境中的O3和PM2.5源解析工作,解析嘉興港區各類型排放源強以及外界傳輸對O3濃度和PM2.5的貢獻,定量分析港區長遠規劃中污染物排放活動對空氣質量尤其是O3和PM2.5的影響,必將對嘉興港區及整個長三角地區未來的管理規劃決策起到重要參考和指導作用。”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港區還將根據國家、省、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具體工作要求,認真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加大與省級專家溝通協作力度,強化科學治氣,發力精準治氣,統籌協同治氣,切實打贏“藍天保衛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