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四明鄉村驚艷蝶變

—— 寧波市深入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紀實

發布時間:2018-07-24 07:18:06 來源:寧波日報 記者 何峰 通訊員 方敏

  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親自謀劃部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我市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由此深入推進。

  筑夢于鄉野,奮斗于山海。

3196289_bw-zhangwei_1532353045114_b.jpg

  時光,這支神奇的畫筆,在四明鄉村描繪壯美的畫卷。15年來,我市鄉村面貌日新月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展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城市文明持續向農村延伸,城鄉融合更為緊密,一場“內外兼修”的鄉村蝶變就此上演。

  潮涌東海岸,一次次創新,一次次躍升。從“千萬工程”出發,到美麗鄉村建設,再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治理更優,一個個兼具“顏值”和“氣質”的村莊在四明大地熠熠生輝。

  農村美、鄉風純,鄉村繪就新畫卷

  山鄉新雨后,閑鷺棲枝頭。趁著小雨暫歇,海曙區龍觀鄉李岙村村民洪錫全來到村里的桂花公園散步。“我們村的排屋整潔敞亮,花園里小橋流水,品質不輸城市的高端社區。”他自豪地說。4年前,李岙村以聯戶自建方式推進新村建設,已建成247套聯排住宅和90套多層公寓,精美雅致的浙派民居,成為蒼翠群山中的一道風景。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盯牢居住品質,從農民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基礎項目入手建設美麗鄉村。”市農辦主要負責人說。

  近些年,“農村環境整治”“農村生態建設”“農村安居宜居美居”“美麗鄉村分類創建”四個專項行動聯袂推進,打造品質之城的腳步,從三江口走向廣袤的農村。

  每天傍晚,寧海梅山村垃圾清運員金華飛開著智能清運車“走村”,村民聽到音樂,將垃圾桶放至智能清運車的掃碼區稱重、讀卡。一戶一卡,實現了垃圾分類投放可追溯。這是寧海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化的縮影。

  垃圾分類、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寧波先行一步,擦亮鄉村秀色。目前,全市1025個建制村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居全省全國前列,紅黑榜公示制、垃圾分類積分制等創新舉措名聲在外;2014年起投入73億元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累計治理村莊2139個,去年開始實施新一輪提升行動。

  海岸邊遠眺壯闊海天,山林中領略古韻遺風,阡陌間欣賞生態野趣……不同類型、各有特色的文明示范線在四明大地遍地開花,1000多個農村文化禮堂成為農村居民的精神家園,環境潔美、生態優美、生活甜美、鄉風和美的“桃花源”開始連成片。

  農業強、農民富,產業澎湃新動能

  美麗鄉村如此多嬌,引得城里人向往不已。美麗環境激活美麗經濟,精品民宿、鄉村酒店、特色莊園、慢生活區、創意農業等新業態不斷出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就此打開,農民薪金、租金、股金、養老金多元增收的格局已具雛形。去年,我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1元。

  “搭上大花園大景區建設的快車,我們村的發展將再次加速。”江北區洪塘街道鞍山村黨總支書記鄔明忠說。從2003年開始,借助“百千工程”契機,該村整治河道、清理垃圾、扮靚家園。田園變花園、農村變景區、農民變員工,村民親手打造的新家園,成為都市人休閑的后花園。目前,全村有農家樂19家、民宿10家,客房近百間,老房子煥發“新活力”。旅游經濟的蓬勃發展,讓強村富民不再是“紙上談兵”,去年該村村集體收入超過300萬元。

  改革活農,打開鄉村振興新天地!4月24日,象山在全省首發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的不動產權登記證。鶴浦鎮小百丈村村民王定龍接過宅基地資格權人證后連呼“想不到”,70歲的他一次性收到5年租金8.5萬元,原本破敗荒廢的老宅,成了增收的“黃金屋”。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須興旺。

  一個人管理8.64萬只蛋雞,一個人管理300畝水稻田。現代農業的“奇跡”,正在慈溪現代農業開發區上演。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泰國正大集團、新疆西部牧業、海通食品集團等國內外25家大型農業龍頭企業相繼落戶這個15.5萬畝的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

  近些年,我市立足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吹響發展綠色都市農業的集結號,加速一二三產融合,在全省率先跨入農業現代化階段。“去年,我市勞均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3183元,居全省第一。”市農業局負責人說。

  新平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聚集鄉村,“上山下鄉”的人才、信息、資金產生“化學反應”,催生出農村發展新動能。

  鄉村,正成為創業的熱土。這幾天,在奉化尚田鎮青農創客中心里,趙潔和伙伴忙著處理如雪花般飛來的水蜜桃電子訂單。“我們要把附近農戶的特產賣到更遠的地方、賣出更好的價格。”3年前,趙潔帶著創客團隊來到這里,策劃出草莓花束、水蜜桃酒等爆款產品,帶動周邊農民增收。“團隊成員大多來自城市,我們要扎根農村、深耕農業、服務農民,見證鄉村振興。”趙潔說。

  融合深、治理優,城鄉一體新氣象

  從城鄉統籌到城鄉一體,再到城鄉融合,寧波的探索與創新,從未停止。多年來,我市堅持“城鄉一張圖、全市一盤棋”,讓農村人口“聚”起來、基礎設施“聯”起來、公共服務“沉”下去,推動共享發展、協調發展。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海曙區岳童村位于四明山腳下,除了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對標”城市,在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以及社會養老保險的均等化方面,同樣和城市“無縫對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村民以前頭疼的子女教育問題,海曙通過組建教育集團,優質教育資源向加盟的廣德湖小學延伸,村民和城市居民同樣享受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岳童村黨委書記汪莉萍自豪地說:“我們農村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城市生活。”

  城鄉融合,寧波敢為人先。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一體、標準一致”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5年全面消除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貧困人口現象,城鄉居民收入比連續14年保持縮小,2017年達到1.8∶1。

  我市始終把城鄉融合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牛鼻子工程”。投資60億元的“城郊十園”正在城市核心區周邊加快布局。“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園區,而是城鄉形態重構、產業集聚、要素融合的一個新載體、新平臺。”市農辦主要負責人表示,除了“城郊十園”,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城鄉融合的新型載體也在抓緊謀劃建設。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保障。2014年,寧海開始推行小微權力規范化運行,“出臺《寧海縣村務工作權力清單36條》,讓小微權力有了明晰的邊界,推進村務工作陽光運行。”寧海縣農辦主任田仲啟說。“規范小微權力”寫入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鄉村振興的“寧波案例”“寧波經驗”走向全國。而發源于象山西周鎮杰下村的“村民說事”制度,融“說事、議事、辦事、評事”于一體,說出穩定、說出和諧、說出發展,已在我市全面推廣。

  征帆催發,振興鄉村東海之濱再起航。上半年,我市出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計劃》,將實施農村綜合改革等9個專項行動,建設22個重點項目工程,全力爭創城鄉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為推進“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建設“名城名都”提供堅強支撐。

  寧波正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在不斷深化“千萬工程”的基礎上,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一以貫之抓好美麗鄉村建設,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爭”“搶”“拼”“趕”的姿態,朝著“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目標闊步前行。


標簽:鄉村;振興;城鄉;整治;美麗鄉村;示范;融合;寧波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