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嵊州市通源鄉的垃圾無害化熱能處理站看到,一臺熱能垃圾處理機正在“吞吐”垃圾。機器傳送帶口放著布料、紙盒、果皮等生活垃圾,還有少量塑料紙,出渣口則是一堆灰渣,混有少量不能分解的玻璃碎片和石頭。
“自從有了這臺機器,整個環境都變干凈了。”正在作業的工作人員黃用賢告訴記者,他從事多年垃圾處理工作,以前要把垃圾集中后再拉到填埋場處理,天氣熱的時候,垃圾堆放兩三天就臭氣烘烘了,而現在在家門口附近就能讓垃圾變成灰。
據浙江晶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邢建云介紹,熱能垃圾處理機通過700攝氏度高溫,對垃圾進行分解,運行中不用油、不用電、不用任何燃料,只有輸送系統和煙霧處理需要電力支持,處理垃圾能耗費用僅為20元/噸。“根據通源鄉的實際情況,配置這臺熱能垃圾處理機處理能力為2噸/天,處理后的殘渣是處理前垃圾量的3%~5%,垃圾減量率達到90%以上。”
工藝流程圖顯示,生活垃圾經人工簡單分揀后送入機器,熱解后產生灰渣和煙氣,其中灰渣可直接用作肥料,煙氣經過水沐處理、水霧處理、電子除塵、二次熱解后,成為可排放的達標氣體。熱能垃圾處理機可處理日常廚余垃圾、塑料、餐盒、皮革、布料、廢紙和樹葉,但不能處理金屬、陶瓷、玻璃、石頭、水泥、液體。
通源鄉干部盛婕告訴記者,鄉里投入100萬元購入這臺熱能垃圾處理機后,實現了垃圾就近處理,節省了轉運成本,還能有效消除轉運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問題,并緩解了填埋所用土地資源緊缺等問題,“處理過程幾乎不產生污染,為留住綠水青山提供了保障。”
據悉,今年嵊州市還將在王院鄉和竹溪鄉陸續投入熱能垃圾處理機,解決偏遠山區垃圾處理問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