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水務局局長潘安君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 提案辦理面對面”系列直播訪談節目時透露,上月底,本市已經完成了“一河一策”的編制工作。同時,“清河行動”將進入集中整治階段,年底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垃圾渣土將基本清除。
潘安君指出,當前,影響北京市水環境的突出問題,是向河道內偷倒垃圾渣土以及違法建設等問題,且多發生在行政區劃交界處,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1號總河長令簽署,決定在全市開展“清河行動”,全面清理整治河湖管護范圍內的垃圾渣土、違法建設及非法入河排污口治理等危害水生態問題。
據介紹,7月中旬至11月底是清河行動的集中整治階段。目前正在一邊排查,一邊清理整治,“像清河流域,沿河的違章建設已經在拆除的過程中,其中海淀區清河四街社區,已經拆除了400多平方米的違章建設。”潘安君明確,清河行動要在年底前基本清除河道管理范圍內垃圾渣土。
同時,潘安君指出,跨界河流污染,一直是制約水環境治理的瓶頸問題。推行河長制有利于這個難點問題的解決。河長制考核中也明確,跨界河流出問題,兩邊都要受到處罰,問題雙向考核,責任雙向落實。
潘安君強調,還要繼續推進實施“一河一策”管護治理方案。打破行政區劃,編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逐條河流明確問題清單、目標清單、任務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以及推進河湖治理的時間階段、方法措施等。潘安君透露,截至6月底,本市已經完成了“一河一策”的編制工作。下一階段,將結合每條河流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全流域性的水環境治理工作,盡最大努力防止發生上游污染影響下游治理成果的問題。
另據介紹,今年,本市計劃安排8000萬元獎補資金,按照考核得分情況,采取加權平均分配的原則對各區河長制工作進行獎補。獎補資金將專款用于各區開展河長制工作,主要包括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管理、河湖岸線管理、執法監督管理等方面。此項機制也被確定為每年對各區河長制工作的長效激勵機制。
此外,本市還實施了水環境區域補償制度。在北京市境內區與區交界處河段設置水質監測斷面,當斷面水污染物超過考核標準時,上游區政府應繳納補償金。按照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三項指標,根據水質達標情況,核算跨界斷面補償金。上游區政府繳納的補償金將用于下游區政府和全市的水源保護及水環境治理工作。截至2017年底,已跨區整合資金約32億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