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城區發布實施《越城區村(社區)“三治”標準化體系及系列〈規范〉》,進一步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提升村(社區)現代化治理水平。
村(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通過規范化、標準化手段,促進基層自治、法治、德治有機融合,整體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越城區自2015年以來,在全區基層扎實開展“三治齊抓、網格管理”,推進基層治理工作。2017年,越城區統籌推進村(社區)“三治標準化+”項目,該項目入選2017年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
此次發布的《越城區村(社區)“三治”標準化體系及系列〈規范〉》經過大半年的調研,召開十幾場座談會,參考200多個文件,整合了越城區十幾年的基層治理經驗。
新發布的“三治”標準化體系,包括了自治、法治、德治、保障措施四大方面,共29條規范標準。自治標準包含《村級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工作規范》《農村“五星達標、3A爭創”工作規范》《社區黨建“契約化”共建工作管理規范》等6大標準;法治標準包含《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規范》《農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規范》等9大標準;德治標準包含《道德模范管理工作規范》《農村鄉賢參事會管理規范》等4大標準。同時,還加入了《基層志愿者管理規范》《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全科網格管理規范》等10大標準,來保障村(社區)人、財、物的規范化管理。
“按‘三治’標準對村莊進行系統性、規范化管理,村莊環境更美了,村組織班子凝聚力更強了。”越城區塔山街道塔山村黨委書記何偉炎說。去年,塔山村作為越城區推進“三治”標準化的14個試點之一,率先嘗到了甜頭。如今,塔山村針對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如土地出租、道路修建等等,嚴格按照《村級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工作規范》開展,按照“五議兩公開”的工作流程進行。規范的民主決策、規范的換屆選舉、規范的財務管理等等,讓村民們擁有了參與感與獲得感,也讓村子更好更快發展。
據了解,越城區將在176個村(社區)實施推廣“三治”標準,到明年實現全覆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