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6月28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章新建 章安東 記者 許雅文)正值夏蠶發種季節,淳安浪川鄉首次在馬石村舉辦“蠶沙換沃肥”活動,只見養蠶戶推著小板車,裝滿一袋袋“蠶沙”陸續來到兌換點,以大約700斤蠶沙換取500斤有機肥的比例與鴻沃肥料廠進行兌換。
浪川鄉位于淳安縣西南部,全鄉現有投產桑園6067畝,是淳安縣最大的蠶桑種植大鄉,每年養蠶種達6000余張,產繭400余噸,蠶繭銷售額每年達到2000萬元以上。
“蠶沙”就是農戶飼養蠶產生的糞便和吃剩的桑葉、桑徑等物。以往,農戶在自行處理“蠶沙”時,會將“蠶沙”晾曬至田邊的村道上或堆放在田間地角,有的當作垃圾隨意丟棄,既影響鄉村環境,又產生難聞的氣味,一旦遇到梅雨季節,污水通過小溝小渠流到溪流,對水質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浪川鄉黨委政府多次走訪調研鄉域內鴻沃有機肥廠,最終確定以“蠶沙”兌換有機肥的方案,實現廢物利用,為民增收,同時給廠家提供有機肥生產原料,減少垃圾產量、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可謂一舉三得。
浪川鄉分管環保工作的黨委委員徐偉立告訴記者,為提高生態環保循環利用率,鄉里與鴻沃有機肥廠協商了‘蠶沙’換有機肥的機制。目前我們正在進一步加強農村垃圾分類處理力度,動員農戶將可堆肥垃圾與不可堆肥垃圾分類投放,下一步我們將把更多能夠進行循環利用的可堆肥垃圾進行循環處理,力爭做到農村家園環境更潔化、更序化、更美化。
據測算,農戶飼養一張蠶種可產生的“蠶沙”約700斤,兌換500斤有機肥,以每噸1000元市場價計算,農戶每飼養一張蠶種可增加250元的收益。據統計,浪川鄉全年養殖蠶種6000余張,如果每季開展兌換,每年全鄉農民可增加150萬余元的收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