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堅持將建設農村公路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富民增收的重要載體,持續多年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雁楠公路就是我省“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一個鮮活樣本。
——題記
浙江在線6月1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葉小西 戚祥浩 張帆)“路在景中,人在畫中”,來往于雁蕩山和楠溪江之間的八方游客,都會對這條蜿蜒在山水之間的美麗公路印象深刻。盛夏時節,許多上海、杭州、臺州游客扶老攜幼,驅車遠道而來。一路行來,青山綠水,公路、綠道和驛站點綴其中。
這條自然與人文有機融合的公路就是雁楠公路。它是連接雁蕩山和楠溪江兩個風景名勝區的“黃金線”,起點位于樂清雁蕩鎮上塘村,與104國道相接,途經樂清芙蓉鎮、永嘉鶴盛鎮,終點至永嘉楓林鎮與諸永高速公路楓林互通連接線相連,總投資約9億元。
從雁蕩山風景區到楠溪江風景區原先只能走崎嶇的老路,且只能通行小車,需要兩個半小時。2013年新路建成通車后,不用一個小時。
“公路修通前,只能翻山越嶺,繞來繞去。”永嘉鶴盛鎮谷莊村村民谷建衣說,“雁楠公路通了,大家出行方便多了。”
建設綠色生態路
要致富,先修路。對雁楠公路這樣連接兩大國家級風景區的公路來說,修路不但牽動著民生發展,也關系到生態環境。
據悉,雁楠公路最初設計等級為高速公路,后來降為一級,最后又改為二級,這是為何?
“這么做,就是為了將公路建設對兩大國家級風景區的影響降到最低。”曾擔任雁楠公路永嘉段建設指揮部副指揮的徐象俊說,農村公路建設工程難度大,特別是像雁楠公路這樣需要穿山越嶺、對路線進行截彎取直的,開挖山體避免不了,但工程建設者最大限度考慮了生態環保和資源節約的需要。
建設中,在不破壞原有自然生態的基礎上,雁楠公路充分利用兩大景區的荒山、荒坡、廢棄地、劣質地,通過局部設計變更,或棄方回填,或削坡改河,或老路改道拉直等多種措施,“生”出130畝新土地。
霞嶺根村路段利用一處山坡,將河道截彎取直,老路改道拉直,山坡進行削坡整平,挖出來的石料全部用于工程建設。這樣既縮短176米路程,減少了工程投資,還為當地村民新增31畝土地。
帶動鄉村振興路
永嘉縣鶴盛鎮羅川村嶺上自然村,經營烤全羊的村民金邦乾自雁楠公路通到家門口后,最大“煩惱”是客人接待不過來。
當地村民周燕向記者“吐槽”,中午想去吃頓烤全羊,山腳根本找不到停車位,一直等到下午4時才吃上“中飯”。
“許多客人專程從臺州趕來,村里的烤全羊經營戶從10多家增加到30多家,依然難以滿足需求。”金邦乾告訴記者。
鶴盛鎮下家岙村,江面波光粼粼,幾葉扁舟載客逆水而行,一群游客在沙灘邊戲水。
下家岙村村委會主任李海光笑著說,眼下,僅過路灘自然村前的這片沙灘,周末就有2000多游客光顧,村民賣土特產、開農家樂,“雁楠公路等于把搖錢樹栽到家門口。”
下家岙村邊上的景點石桅巖,旅游熱度也持續升溫。“2015年石桅巖門票收入400多萬元,2016年達到500多萬元,2017年達到800多萬元。”提及近年來激增的游客,石桅巖所在的下岙村村支書龔春華難掩喜色,“去年村集體僅門票分成就拿到40多萬元。”
過去交通不便的鶴盛鎮,如今到雁蕩山或永嘉縣城均只有半小時車程,成了“雁楠飛”的重要樞紐。從2013年到2017年,該鎮接待游客從30多萬人次增加到200多萬人次,旅游總產值從1億元增加到3.5億元,全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7617元增加到10390元。
鶴盛鎮黨委書記王長江告訴記者,雁楠公路開通后,投資商看中鶴盛鎮發展潛力紛至沓來。如今,全鎮投資超過1億元的項目有5個,包括雁楠逸園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桅峰山莊、楠溪書院、永嘉鶴溪谷生態休閑農業園、“云上人居,山水詩境”田園綜合體,總投資達11.72億元。
在2002年前,嶺上自然村的年輕人都出去種田、工作、創業,全村常年僅有20多位老年人留守家中。“現在不僅在外的村民回來創業,還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來這兒打工。咱們這個有400多年歷史的田園古村落,又煥發了新生機。”金邦乾說,“我家鄰居金邦益夫婦,放棄在意大利的餐館生意,回鄉辦農家樂。”
雁楠公路對永嘉楠溪江流域山鄉的發展尤具意義。永嘉當地黨委、政府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在外能人回歸參選新一屆村社干部,以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為重點,凝心聚力謀鄉村振興。
2017年,雁楠公路永嘉段沿線村莊就引進近百名在外能人回村擔任村兩委主職干部。當年,永嘉258個集體經濟薄弱村的集體收入實現從無到有,近100個村實現百萬元級跨越。今年開春,永嘉總投資45.02億元的481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集中開工,預計年內可為585個村的村集體增收9343萬元。
圍繞雁楠公路,永嘉、樂清兩地順勢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沿線立面改造、精品村莊建設、綠化美化提升,加快打造一批美麗“盆景”,上日川藝術度假小村、下家岙花海度假村、西爐東爐紅柿度假村……一個個特色村莊串點成線,美麗成片,季季有驚喜,月月有新意。四面八方前來觀光、寫生、采摘、度假的游客,給沿線村莊帶來了旺盛的人氣。
八方攜手發展路
因路而興,因路而富,雁楠公路帶來的改變,讓沿線村民們對這條公路倍加愛惜。
記者在下家岙村采訪時,一輛走走停停的轎車,引起了正在向記者介紹村里情況的李海光的注意。只見他馬上小跑上前,問車主是不是在找停車位,指揮車輛靠邊停好。
李海光的另一個身份是村里義務巡邏隊的副隊長。近年來,進村的游客不斷增加,李海光等5名黨員帶頭,組織14名村民成立了巡邏隊。巡邏隊的一項重要職責便是管好路面交通。
在雁楠公路沿線,大部分村莊都自發成立了志愿者隊伍、組建交通勸導站,協助交警確保公路暢通。“‘管好雁楠公路,村莊發展才更有盼頭’的觀念早深入人心。”李海光感嘆。
巡查路面、清潔衛生、報修險點……每天從早到晚,周曉云的工作排得滿滿當當。整條雁楠公路,除了民間自發管理,每隔2公里,還有一名周曉云這樣的專業養護工。
永嘉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劉超軍說,養護工的路面巡查和沿線的監管攝像頭,以及永嘉、樂清兩地公路管理部門的養護車、清掃車、壓路機等,組成了一道立體防護網。
永嘉還對包括雁楠公路永嘉段在內的農村公路全面推行縣、鎮、村三級路長制,構建起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獎懲有力的農村公路管理制度。永嘉縣縣長林萬樂擔任雁楠公路永嘉段路長。
從雁蕩山到楠溪江,一路山水相依,古村錯落,觀景臺、戲水區、驛站、漫步道點綴,馳騁其中,意境自來。憑借“路中有景,景中有路”,2017年,雁楠公路入選浙江“最美自駕公路”。
今年,永嘉、樂清兩地共投資3000多萬元改良公路兩側綠化植被,進一步完善休憩點、觀景點等配套設施。
雁楠公路激活了雁山楠水聯動發展的整盤棋局,助推了永嘉、樂清兩地更好地謀劃實現大交通、大旅游、大產業的共同發展。剛過去的一季度,楠溪江景區接待游客195.94萬人次,同比增長29.03%;雁蕩山功能區累計接待游客188.63萬人次,同比增長17.83%。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