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杭州東站附近最后一個城中村要拆了

里面“藏”了一處高家老宅 曾有過“枕水江南”的景致

發布時間:2018-06-14 07:17:26 來源:杭州日報 記者 孫鑰 通訊員 夏俐麗 沈曼麟

  這些天,王云良只要有空就要來皋塘社區轉轉。

  為啥?這個杭州東站附近最后一個城中村要拆了,作為彭埠街道文化站站長,他心頭記掛的是區塊內一處高家老宅。

rB4AiVshhdqAdxSrAAIjlv4Mrow640.jpg

建于清末的高家老宅現狀。

  “這可是個寶貝,清朝留下來的。”王云良說。

  3間清末老宅保留至今

  皋塘社區位置不差,就在艮山西路新塘路交叉口的北面。再往北走,就是杭州火車東站。

  皋塘為啥叫皋塘?

  村里老人有一種說法——據《艮山雜志》里記載,這里原本叫“甘棠”,主要是當地有一棵百年老棠樹。到了清代,乾隆進士翟灝在這附近創辦了東皋詩社,后來就“皋塘”“皋塘”這么喊出來了。

  王云良惦記的高家老宅,在皋塘西二區,始建于清末。房子呈小青瓦雙坡屋面,東西兩側馬頭墻、木梁柱及部分雕花木窗保存較好,2011年還被列入杭州市第六批歷史保護建筑名錄。

  進了保護名錄,如同有了一把“保護傘”。

  不過這高家老宅的來歷,背后也頗有一段故事——

  村里高招鳳老奶奶說,老宅是她的爺爺高阿兵于1903年建造,一共5間大瓦房。當時做絲綢生意,家里擺放了三臺綢機,還有不少田地,算是村里日子過得富足的。

  沒承想,在爺爺36歲那年,一天夜里,有個拉黃包車的車夫對爺爺的隨身財物起了歹念,進而行兇,好在被鄰居發現,將爺爺帶回家。但因當時醫療條件有限,沒幾天爺爺就去世了。

  高招鳳的奶奶便獨自撫養了一個4歲的兒子和一個6歲的女兒。

  家里少了頂梁柱,也就漸漸落敗了。后來,她將5間房子分給了自己的兒子和侄子,其中兩間被賣掉重建,其余3間都被高家的后代傳承,并保留至今。目前,彭埠街道已與江干區文保部門對接,在拆遷過程中盡最大可能避免老宅有意外傷,為下一步保持打下基礎。

  昔日“枕水江南”能否再現

  現在的皋塘已是個典型的城中村,但誰能想到,這里也曾是一處水系豐沛、景美魚肥的“枕水江南”。

  82歲的褚毛銀,做了一輩子的治保主任。他說,解放初期皋塘被“官河”環繞。所謂“官河”,就是公家給修的水系,用于農田灌溉。

  現在的麥苗港就是“官河”之一。

  還有,當年彭埠是杭州有名的蔬菜基地,種有絡麻、水稻、蠶桑等經濟作物。“皋塘塘多,所以魚種廠遠近聞名,花鰱、包頭魚、草魚等,最遠賣到新安江。”

  水系多,所以塘多,所以橋多。

  “比方說張家橋,就是皋塘通往王家井的必經之路;周家橋是通向新塘;回龍橋是三座石板搭出來的,沒有欄桿,通范家村的……”褚大伯說,隨著城市化推進,水路被填平,這些橋也都已經消失了。

  唯一境內的顧家橋,他印象里是一座拱形三孔石橋,也被修路時候蓋住了。

  村里有個想法,趁著這次城中村改造,看看能不能恢復。“一直以來,彭埠街道非常重視城中村改造中保留歷史肌理。這次皋塘區塊整體征遷,不僅要開展調查,還要實地摸底,了解有哪些地方文化、老建筑值得保留,以及安全巡查,及時排查安全、消防等隱患。”街道黨工委委員阮駿說。


標簽:王云良;城中村;保留;枕水江南;社區;彭埠街道;高招;有空;名錄;水系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