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村里的整體環境比原先好太多了,你看這水干凈了,垃圾開始分類投放了,村莊越來越美。” 日前,云和縣浮云街道大徐村村民周麗梅為村莊“蝶變”點贊。如今,走進大徐村,見到的是整潔的小道,清澈的河水……市場化保潔模式運作近半年,大徐村不僅刷新了“顏值”,還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大徐村位于53省道沿線,來往人流車流密集,一直以來,因存在亂堆放、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導致村內和路邊環境臟亂差,浮云街道將其列為村莊環境整治的“老大難”。
今年1月1日,浮云街道正式啟用“水岸共治”市場化保潔運作模式,通過政府采購公開程序確定村莊保潔單位,將環境管護的“大掃把”交給專業機構。大徐村被選中作為首個推行“水岸共治”市場化運作模式的村莊。
自新模式實施以來,街道、村兩級聯動,延伸“五水共治”工作內涵,對村莊和河道進行統一管護,重點開展餐飲油煙整治、垃圾分類、截污納管等專項行動。五個多月來,農村環衛保潔不到位、效率低下、村設保潔員工作考核難等問題逐步得到較好解決,轄區內的保潔質量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大幅提升。隨著一個個項目的不斷推進,大徐村舊貌換新顏,村民們獲得了滿滿的幸福感。
“以前要么路上干凈了,河道臟;要么河道干凈了,路上臟。現在統一管理后,村莊和河道保潔同步推進,整體環境有了根本好轉。”浮云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全敬表示,大徐村的變化顯著,事實證明“水岸共治”市場化運作模式值得推廣,目前街道已在其他4個村試行該模式。
“試行階段結束后,我們將在全街道范圍內推行‘水岸共治’。”張全敬說,浮云街道除了通過發放倡議書、紀念品,懸掛橫幅標語,運用村級喇叭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常規方式宣傳水岸共治外,還發動大徐等已實施“水岸共治”模式村莊的村民,向周邊村村民宣傳,引導大家改變亂扔垃圾、門口亂堆放等不文明行為,齊心協力建設美麗鄉村。此外,街道集聚多方力量推進“整潔浮云”建設,充分發動人大代表、婦聯工作人員等開展入戶宣傳,提高群眾知曉度,營造人人關心、全員參與“整潔浮云”建設的濃厚氛圍。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