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30分,我要換兩條毛巾”“我有43分,我要換花露水”“我有60分,我要換洗潔精”……5月28日,在天臺縣泳溪鄉半山村生態資源交易中心,該村黨支部書記朱銀聰被前來要求兌換獎品的20多名村民圍得滿頭大汗。這是泳溪鄉在半山村推行“一心三團”制度后開展的第一個積分交易日,村干部們忙得不可開交,拿到獎品的村民顯得格外開心。
剛兌換到洗潔精的村民張美青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對在場的村委會主任朱封委說:“沒想到我家一半的垃圾變成了‘福利’,廢菜葉、瓜果皮、蛋殼等還有這么大的價值,今后我一定會更加注重垃圾分類。”
泳溪鄉自4月份開展治亂革命、河湖革命、垃圾革命、庭院革命“新四大革命”后,半山村尋求單項突破,在“垃圾革命”上做文章。該村召開村民大會,票決通過“一心三團”制度,對村內垃圾分類制度進行優化升級。
據介紹,“一心”即“一個生態資源交易中心”,“三團”即成立鄉村指導團、村民監督團、小組包干團。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任指導團團長,村監會主任任監督團團長,若干黨員任包干區塊團長。每周由指導團召開一次指導會議,每天由監督團、包干團給每戶打一次分數,給出的分數打在農戶的積分卡上,一月兌換一次獎品。
當月兌換積分最多的村民,也被村里評為垃圾分類示范戶,在村民大會上作典型發言。朱封委說,“現在村里垃圾分類區域還不夠廣,接下來要延伸到更多地方,發動全村參與垃圾分類,把積分兌換成福利。”
朱封委既是該村指導團團長,又兼任天臺縣奉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該公司從事有機肥制造。他算了一筆賬,以該村432人口計算垃圾運輸量,以前每星期運一車到填埋場要300元。現在每兩星期運一車到填埋場,運輸成本節約一半,一年要省1.2萬元,另外一半的垃圾通過賣給該公司用于有機肥制造,一年收入5000元,兩項合計1.7萬元給村民。“‘垃圾分類’既增加了村民收入,確保了公司的原料來源,也降低了垃圾運輸壓力,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