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點30分,余村趙家堂自然村里,挖掘機、鉆孔機齊上陣,忙著為道路“改頭換面”。短短1個月時間,趙家堂和屠家堂的農村生活污水綜合治理項目主管鋪設基本完成。鄒鵬已經守在現場1個小時,來回查看各節點的施工。“管子埋深要達到50公分,這里才30公分;覆蓋得用砂石,不能用建筑垃圾。”看到現場有問題,他趕緊上前阻止,并立即要求施工單位整改。
和他一樣,自上月項目全面進場施工開始,“兩山”示范區建設指揮部的工作人員步行到余村已經成為每天的常態。指揮部工作人員孫平說,從指揮部出發,一路上要經過浮玉橋、余村入口、村委旁停車場、百畝花海、“兩山”會址至金棲塘道路拓寬、趙家堂和屠家堂自然村改造提升等等施工現場,基本囊括了所有在建項目。大家看進度、查質量,遇到情況就馬上對接,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4月以來,“兩山”示范區各建設項目陸續進場施工,如今變化十分明顯。“兩山”大道率先展現出新形象。項目負責人丁遠介紹,該道路的綠化景觀提升工作在3月就已啟動,負責施工的城投集團精細雕琢,不僅充分考慮“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增加了樸樹、櫸樹、紅楓、梨花等喬灌木,還較真到每株綠化的樹形;走在這1公里長的路上,滿眼皆綠,而且深綠淺青層層疊疊,層次和內涵都豐富了不少。
“變化”還在于指揮部里來了新人。本年度年輕干部能力提升班的5位學員在上月入駐指揮部。一到崗,就是戰斗狀態。除了做好督查等工作,他們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示范區建設“添磚加瓦”。最近,趙家堂和屠家堂有農村生活污水綜合治理項目列入縣級示范項目,可獲百萬元獎補資金。這源于學員張兵的穿針引線。
“因為自己本身在環保部門工作,對這些情況比較了解。”他解釋,在得知趙家堂和屠家堂的項目后,便立即與環保部門對接,說明了兩個自然村該項工作落地的示范作用,成功爭取到獎補資金。“這筆資金能夠完善項目配套,提升項目質量。”指揮部負責人補充道。
變化帶來新氣象。截至目前,51項任務中,配套停車場建設、白水灣園區沿線改造等12項任務已經完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