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均工業增加值大幅提升,1700多家“低小散”企業關停,騰退土地3000多畝……南湖區通過推進“兩退兩進”,打造工業經濟優化升級的南湖樣板。在5月11日下午召開的全市“兩退兩進”和“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推進現場會上,南湖區的“兩退兩進”工作得到了與會人員的集體點贊。
此次現場會在南湖區鳳橋鎮召開,與會人員先后觀摩了嘉興科技城鳳橋產業園“退低進高”點和莊史村珠涇港區域“退散進集”現場整治點。鳳橋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嘉興科技城鳳橋產業園內已入駐企業50余家,隨著轉型升級的深入,畝均工業增加值從2015年的65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87萬元,畝均稅收從2015年的12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23.67萬元,形成了以精密機械制造和新型材料為主導的產業結構。目前,除1個村外,全鎮其他11個村、社區“低小散”企業已全部清零,像珠涇港共有“低小散”企業12家,所有企業拆除后預計可實現復墾面積115畝。
南湖區高度重視“兩退兩進”工作,鳳橋鎮的“兩退兩進”工作在全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現場會上,與會人員對南湖區“兩退兩進”工作取得的成效十分贊嘆。嘉興市副市長盛全生表示,南湖區樹立了“全域推進、全面清零”的目標,全區發動,全力以赴,全面推進“退低進高”和“退散進集”工作,在新舊動能轉換之際,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取得的成績令人鼓舞。
2017年以來,南湖區以“穩、準、狠、快”為要訣,全域化、系統化推進“兩退兩進”工作,深入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著力打造工業經濟優化升級、提質增效的南湖樣板,發展質量、發展空間和發展環境進一步提升。2017年與2016年相比,全區規上企業畝均稅收增長到19.8萬元/畝,增幅11%;規上畝均工業增加值增長到86.3萬元/畝,增幅22%。通過一年多綜合整治,累計關停淘汰“低小散”企業1722家,騰退土地總面積3007畝,全區58個行政村(社區)中27個行政村(社區)完成整村清零,拆除違法建筑165萬平方米。
這份“成績單”是怎么得來的呢?從2017年開始,南湖區全域推進、全面清零絕不留退路,全力推進“兩退兩進”工作。全區發動、全員聯動走出新路,建立了包干負責銷號制、局長蹲點破難機制和部門聯動機制等三個機制,全區上下一盤棋,區鎮村三級聯動,共同發力。全程設計、全線治理永遠在路上,南湖區在抓好“退”的同時,一手抓源頭,一手抓管理,形成閉環式治理體系。
南湖區委副書記、區長徐軍表示,“兩退兩進”工作是關系到南湖區產業形象的一次“大考驗”,也是南湖區經濟轉型升級的一次“大機遇”,南湖區將以本次現場會為新的起點,勇于面對轉型陣痛期,勇于揭短、勇于亮劍,堅決打好“兩退兩進”攻堅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