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已至,慶元“大搬快治”工作全速推進解危清零,爭先進位大趕超,目標是實現地質隱患區域內“不見房、不見人”。
慶元縣是我省地質災害隱患最嚴重、受威脅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全縣各地質災害點搬遷人數8700多人,占全省的12%。
該縣左溪鎮位于慶元東部山區,地質環境復雜,氣候變化多樣,全鎮26個行政村中有17個是地質災害隱患點。該鎮搬遷撤離涉及720戶2085人,是慶元任務最重的鄉鎮。
“只要群眾居住安全,我們就應拆盡拆,讓危舊房從村里消失。”5月3日上午12時,隨著最后一堵墻體被推倒,左溪鎮長沈國清表示,要以爭分奪秒之勢做好最后的攻堅工作,一鼓作氣打好危舊房拆除殲滅戰。
“舊房堆雜物不想拆”“房屋共有相互推諉”“兩代分居不同住”……針對具體問題,賢良鎮的黨員干部也有妙招。該鎮干部已經連續兩個月放棄休息日,給農戶講政策、講道理,引導群眾拋棄舊觀念、轉變思想,共同建設美麗家園,號召村社干部、黨員帶頭拆,動員親戚、朋友按時拆。
“‘大搬快治’是人命關天、一失萬無的大事,群眾一天不搬離、安全隱患一天不除,懸頂之劍一直在。”濛洲街道黨工委委員、副主任吳建平說出了慶元大部分鄉鎮干部的心聲。
但是,解危清零“不見房、不見人”,并不意味著“大搬快治”工作圓滿結束,而且這還遠遠不夠。
同樣在左溪鎮,岱根村村民胡大姐是村里第一個簽訂拆除地質災害隱患紅線內舊房協議的進城農民。她祖孫三代、一家五口在老家的木房子住了40多年,故土難離,鄉情難舍。
為了讓山里百姓搬得安心,住得舒心,慶元縣特別制定了一套“邊搬、邊拆、邊安置”的搬遷計劃,一邊加大力度推進搬遷拆房,一邊進行著安置房搖號選房。在縣城范圍內,慶元共有同心、同德、同濟等安置小區提前規劃建設,實現“人下山、房等人”的安置政策,老鄉們隨搬隨安置。
胡大姐和同村群眾第一時間來到縣安置搖號中心,一按鍵,就搖到了自己位于同心小區的新房,馬上開始著手裝修。“這就是我想要的城市新房!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山里人一轉眼就享受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胡大姐激動地表示。
截至目前,該縣龍溪鄉、百山祖鎮、濛洲街道、松源街道、黃田鎮也相繼實現汛期前大搬快治“解危清零”。5月10日,慶元還要完成“大搬快治”撤離率和搬遷率兩個100%的“雙百”任務。
屆時,相關鄉鎮(街道)若仍未完成此項任務指標,慶元縣委、縣政府還將直接頒給其“蝸牛獎”以示懲戒。正所謂,揚鞭催快馬,揮鞭打“蝸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