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蕩片連,河港縱橫;綠桑成蔭,曲徑回廊……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一處千年水鄉,自古有“苕溪魚隱”之稱,作家舒乙譽之為“江南最好的古村”。
改革開放后,這里出現過一批油脂化工廠,全村大小相關企業、作坊30多家,從業上千人。工廠高度集聚讓荻港村變得臟、亂、差、臭,明珠蒙塵。十余年來,伴隨生態環境鐵腕治理,曾經“油脂一條街”的稱號,逐漸被全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國家4A級景區所代替。古村重現夢里水鄉。
四月,采訪組陪同遞鋪街道鶴鹿溪村黨支部書記李升陽來此,感受古村的變與不變,也在探尋古村的詩意。
詩意在環境。村里的新農村建設、古村風貌修復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依托,復古還原、創新改造,疏浚河道、完善設施、整修民居,對內外公路、河濱、公共場所、民房等實施硬化、亮化、綠化、潔化;對民居重新規劃,建設占地50畝的荻港農民新村,形成村在園中、園在村中的人居環境。
詩意在文化。村里修繕了吳家“禮耕堂”、章家“三瑞堂”等堂口,對6座古橋等進行修復;建設了荻港名人館,成立湖州市首個村級鄉賢會,72名鄉賢加入“八大員”體系,反哺桑梓、歸鄉創業。
詩意在“腰包”。2004年,荻港魚莊開辦。全村300余人在此上班,魚莊一年要發出工資1200多萬元。在桑基魚塘,村委建立生態養魚示范點,用十余畝魚塘示范古法養魚,半年創收30萬元,形成模式后將經驗向村民傳授。
詩意在融合。立足村情、民情,荻港牽手文創公司,計劃投資13億元建設水上運動休閑區、古村旅游觀光區、絲綢文化展示區、桑基魚塘體驗區4個板塊,涉及項目20多個……
生機迸發的古村荻港讓李升陽驚嘆,也深感壓力。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與鶴鹿溪同樣依山傍水、人文薈萃的荻港,帶給他許多思考,此行收獲頗豐。(更多報道詳見2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