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第49個世界地球日,22日,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與湖州市人民政府在湖州仁皇山公園舉辦了綠色礦業為主題的紀念活動,以推動礦業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張國斌表示,到2020年底前,浙江所有礦山都將達到綠色礦山標準。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與湖州市人民政府在湖州仁皇山公園舉辦了綠色礦業為主題的紀念活動。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提供
據了解,浙江省具有較豐富的非金屬礦產,是長三角重要的砂石開采基地。近年來,在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承載超限的壓力下,浙江省礦產開發逐漸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徑,在綠色礦山開發和廢棄礦山治理等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做法。
湖州仁皇山公園就是綠色礦業發展的最好見證。如今郁郁蔥蔥的仁皇山公園曾是治理面積高達16萬平方米的廢棄礦區。張國斌介紹,如今浙江已建成5個國家級礦山公園。
據了解,“禁采區關停、限采區收縮、開采區集聚”是浙江在礦山治理方面始終堅持的原則,促進了礦山數量逐步減少,實現集約化開發。同時浙江不斷提高礦山準入門檻,在國內首先制定石料、石灰石、螢石、葉蠟石開采準入標準。
據湖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王曉軍回憶,20世紀90年代末湖州58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600多個礦點,平均不到10平方公里就有一個礦點。隨著綠色礦業的推進,2018年湖州僅剩47個礦山,到2020年,湖州市礦山總數將控制在42個。
作為全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試點,王曉軍表示,到2020年,湖州市綠色礦山建成率將達100%,礦區綠化覆蓋率將達到可綠化面積的100%。
如今,浙江全省僅剩九百余家礦山。張國斌說,到2020年底前,浙江全省所有礦山也都將達到綠色礦山標準。
至于礦山數量的減少是否能保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資源需要,張國斌表示:“集約化開發的產量反而更高,科學的開采模式才能形成可持續的長效機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