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在越城區府山西路旁的翰林越府小區,一位居民拎著一袋廚余垃圾來到小區里的垃圾分類投放點,將袋子上的二維碼對準投放點的掃碼口,廚余垃圾桶的蓋子很快打開,這袋廚余垃圾順利投進了廚余垃圾桶。而這一次正確的投放,也為該居民贏得5個積分,并自動充入該居民家庭的“綠色賬戶”。這一幕,得到了前來視察的市政協委員的肯定。
垃圾分類處理既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社會發展大事。去年,我市垃圾源頭減量與分類處置水平不斷提升,市區城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分別達到83.2%和71%,循環生態產業園一期再生資源發電廠項目基本建成,像翰林越府這樣的智慧生活垃圾分類小區不斷增加。
不過,垃圾分類處置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市政協委員前段時間的暗訪顯示,一些小區生活垃圾錯投亂放,清掃員收集時混合裝運,“垃圾箱分類了,但垃圾沒有分類”的現象依然存在。為此,根據省政協“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級聯動專項集體民主監督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政協啟動了“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專項集體民主監督,通過民主監督,積極提出務實、科學、管用的對策建議,助推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順利推進。
此次監督方法多樣,有各級政協聯動監督、委員集中監督、委員分散監督、小分隊式監督等;監督內容全面,包括制度落實情況、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垃圾末端處置能力、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垃圾長效機制等。
比如,圍繞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委員們將對生產環節、流通環節、消費環節、投放環節等情況開展監督;圍繞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委員們將重點對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行政事業單位,群眾社團組織,車站、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以及賓館、飯店、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專業市場等進行監督,推動這些單位實行強制分類,實現示范帶動;圍繞生活垃圾長效機制,委員們一方面將重點對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在工作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措施進行總結提升,一方面將對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不到位、不落實、不重視的情況開展監督,并提出監督意見和建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