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南湖區試點村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培訓會暨試點啟動大會在鳳橋鎮永紅村召開。南湖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本月起已正式進入試點階段,首批試點為新豐鎮竹林村、鳳橋鎮永紅村和聯豐村3個村,試點村將從4月底開始正式開展垃圾分類試運行,進行“袋裝化定點投放”。
為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順利開展,南湖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辦專門組織各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辦負責人及工作人員,37個行政村的村委會負責人,3個試點村的保潔員和村民代表,共百余人共同開展專業培訓。區分類辦工作人員圍繞南湖區將如何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大家該如何參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兩個問題進行詳細講解。通過PPT展示講解了垃圾分類的常識,介紹了《南湖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試行)》,講解了具體該如何來實施分類,并部署了南湖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
試點村農村生活垃圾將分四類進行分類處理,即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農戶每家會發放相應顏色的四種垃圾袋:綠色袋用于收集易腐垃圾,即農民生活中產生的可通過堆肥、發酵等方式自然降解的有機質,如廚余垃圾、菜葉果皮、動物內臟、零食碎末等;藍色袋用于收集可回收垃圾,即農民生活中產生的可循環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廢棄物,如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等;紅色袋用于收集有害垃圾,即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如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廢殺蟲劑等;灰色袋用于收集其他垃圾,即農村居民生活中產生的除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廢棄物,如尿不濕、煙蒂、一次性餐具等。
據悉,全區試點村將建設垃圾分類亭18個,每個分類亭擺放易腐垃圾(綠)、可回收垃圾(藍)、其他垃圾(灰)三種垃圾桶。在獎勵券兌換商店設置一個有害垃圾收集點。農戶先將生活垃圾進行準確分類裝袋,然后投放到分類亭內相應的垃圾桶內。保潔員根據易腐垃圾的分類準確率對農戶的垃圾分類投放進行打分評比,并發放相應的獎勵券,用于購買日用品。
垃圾由保潔員分類收集后暫存到村里的垃圾中轉房,由運輸單位分類運輸到處理單位進行分類處理。易腐垃圾用于制作有機肥,回收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有害垃圾由危廢處理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其他垃圾用于焚燒發電。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