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龍游縣湖鎮客路村國強家庭農場內,百畝桃樹、梨樹結上了滿枝的小果子,農民們開始為果樹疏果。雖然花期已過,但仍有絡繹不絕的游客慕名而來,觀光體驗果園農作樂趣,品嘗農家樂美食。
賞李花、看桃花、摘水果、吃農家菜,經過三五年的悉心經營,如今國強家庭農場在周邊已小有名氣,可李國強卻說,搞農業搞了近十年,也就近兩年才悟出了這個道理———種水果賣的不只是水果,還有風景。
涉足農業前,李國強在開化做茶葉生意,2010年7月,他回老家從農民手中流轉150畝土地種植優良蔬菜品種,當時因為經驗不足虧損不少,直到5年前,改辦家庭農場,先后種下200多畝桃子和300余畝紅心李。“當時只想著規模種植賣水果,眼界還是狹窄了些。”如今再回憶起,李國強直搖頭,他記得桃樹掛果成熟的頭兩年,曾雇人以0.4元/公斤的價格摘果,然后再拉著一車車的桃子擺到小區門口吆喝,除去其中的人工和種植成本,數百畝桃樹的經濟效益非常有限。
隨著全域旅游號角的吹響,龍游縣委縣政府做起旅游與農業、文化、體育競技等融合的文章,全力發展休閑采摘、生態觀光、民俗體驗等旅游,李國強從中看到了商機。
桃子成熟的第三年,國強家庭農場就搞起了采摘游,時間從每年三月中下旬的賞桃花開始,清清碧水和粉色桃林相映成趣,吸引了一波波來賞花的游客。敞開式的農場雖沒門票收入,但依靠美景卻贏得了大批粉絲,因此一到桃子采摘時節,根本用不著打廣告,六七萬公斤的桃子全在樹上賣精光。
嘗到農業+旅游的甜頭后,李國強在果樹底下養了1000多只土雞,又把農場內940平方米原作為倉儲水果用的房子改成了農家樂用以接待游客用餐,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
今年是國強家庭農場紅心李豐產的第一年,據估算產量達20萬公斤,不過李國強一點也不擔心銷售,“肯定也是掛在樹上賣光的。”說到這,他算了一筆賬,以采摘游賣水果,不僅能省10萬元的人工采摘費,水果賣價還能增長30%左右。去年下半年,得益于縣旅委的指導和對接,國強家庭農場還被評為省示范采摘基地,除了能拿到部分政府補貼外,農場名氣大增,接下來,大波的旅游團也將成為很重要的一部分客源。
“搞農業,得有規劃,得融合。”眼下,李國強在搞農業的道路上摸出了許多新頭緒,他打算把農場搞成四季果園吸引四方客,同時整合村里的閑置民房打造民宿,富裕鄉鄰。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