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油菜花還在鬧鬧地開著,站在故土之上,聯城街道金庵村村民們春風拂面,滿眼都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黨員的帶領下,聯城街道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正朝著“解民愁、順民意、得民心”的方向穩步推進。
嶄新的聯城,正在不遠處向世代耕種的農家人招手。在指揮部懸掛著的金周農居新社區效果圖,滿載著聯城百姓的期待。
與群眾熱切的期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聯城街道的干部們,眾望在肩,自是如履薄冰。自2月7日召開政策處理推進會以來,聯城街道深知此次時間緊、任務重,于是立即吹響“集結號”,以主要領導為首的攻堅小組和其他攻堅干部迅速到位,嚴陣以待。
聯城街道2018年度城中村改造工作涉及武村、金周等6個村,涉及用地2632畝,拆遷面積達256312平方米,涉及拆遷戶多達900余戶。
即便城中村改造造福于群眾,然而征遷過程依然困難重重。聯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濂告訴記者,涉及城中村改造的6個村,最大的特點就是“三多”——老人多、舊房多、病殘多。老人的思想往往較為守舊,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觀念根深蒂固,一時難以轉變。這給項目的推進造成了極大的阻力。
困難在前,鐵軍絕不退卻。為進一步將拆遷政策宣傳到位,讓村民理解此次拆遷補償方案,改變搬遷項目的僵局,聯城街道組建了攻堅小組,把紅色旗幟插上一線攻堅堡壘。街道干部貼近群眾,到各家各戶去了解群眾的情況,充分尊重他們,聆聽他們的訴求,再次耐心地向他們解說搬遷的重要意義。
同時,攻堅組以黨員為先鋒,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所有黨員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當好“三大員”,即沖鋒員、示范員和協調員。黨員們戰斗在拆遷工作的第一線,哪里有困難就往哪里去,以身作則,帶頭同意拆遷安置,以實際行動給親屬朋友和其他村民作表率。
金庵村黨員藍獻土,不僅自己主動到城中村改造指揮部了解相關政策,熱心為拆遷戶解讀政策,還做好自己親戚朋友的思想工作,打消他們的顧慮,帶頭簽約。在他的努下,他80多歲的老丈人藍水興成為其所在小組中第一個完成簽約的被征戶。
在聯城鐵軍齊心協力的努力和動員之下,目前,房屋征收工作正在有序地推進當中。“城中村改造是利民工程,我們要把好福祉落到百姓手中,讓好政策走進百姓心中,力爭讓聯城百姓能早日過上城里人的生活。”張濂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