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8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高馳弘 區委報道組 周洲)前幾天,家住衢州柯城區的王女士,在春游時遇到一件怪事。
“聽說荊溪村種滿郁金香,美得像荷蘭。”剛到花海,卻被告知,今年的荊溪花海要收門票,“30元一張票,我自然是出得起,只是免費了4年的花海,怎么突然要收費了?”
荊溪村所在的石室鄉黨委書記熊清益告訴記者,2014年以來,荊溪花海一度成為“網紅”景點,但隨后陷入低谷,如今又逆勢而上,重現展現“花海效應”,“花海由盛而衰后,我們一度反思原因。如今,我們嘗試讓花海離開政府‘襁褓’,走入市場求生存,培育一個更有生命力的鄉村旅游產業。”
2014年8月,荊溪村村民在30多畝荒廢已久的田地里種下了格桑花。當年10月,荒田變成了花海。
絡繹不絕的游客讓村民們驚喜不已:車子排到幾公里外,小賣部的礦泉水賣斷貨,農家樂忙得不想接客,連油炸馃攤、甘蔗攤也圍滿了游客。“我原本在外地打工,每個月工資只有2000元,當時一個周末就賺上千元!”村民周阿姨說。
然而,2015年、2016年兩年,格桑花再次盛開,花海卻門可羅雀,游客量從第一年的二三十萬人次,直接下降到4萬人次。
“那兩年,省、市各地大大小小的花卉主題公園井噴,市場同質化嚴重,再加上花種沒有更新、旅游項目單一,規模較小的荊溪花海,隨即湮沒在洶涌的花海熱中。”荊溪人決定改變。
2017年,當地政府繼續加大投入,改種百合花,還配套了陶藝體驗館、龍泉青瓷展廳、動物園等娛樂項目,再次吸引了游客的眼球。這一年,荊溪村實現村集體收入“零”的突破,還帶動了周邊百姓增收。據統計,當地農家樂、小吃攤位日營業額平均可達8000元,生意最好的魚莊,日營業額高達5萬元。
花海重現火爆場面,荊溪村民欣喜之余,心里多了一層反思:這塊花海,如何才能支撐荊溪村的長遠發展?
熊清益反思道,“只有把花海交給市場,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各類項目,形成吃、住、行、游、購、娛多元化的商業模式,才能讓荊溪花海成為旅游‘金名片’。”
2017年年底,荊溪村引入第三方投資主體——衢州荊溪花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村集體與公司簽約合作,成立專業團隊重新打造荊溪花海,實行“公司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的運作模式。
今年3月,由市場化運作的第一季花海正式向游客開放。春光里,郁金香絢麗多姿,洋洋灑灑地綻放在花田,美食街望不見盡頭,陶藝館里洋溢著游客的歡笑。花海公司還在每周末安排了動漫節、閨蜜節、江南傘韻、小丑氣球、玩偶現場互動等主題活動。荊溪村里一片熱鬧景象。“確實跟以往不同。吃的、玩的、看的都有,體驗更豐富了!”游客們紛紛表示。
“目前的花海,只有郁金香達到了我的預期。”花海公司負責人陳鋼鋒,并不滿足于眼前的“熱鬧”。如何保持品牌知名度?如何提高村民參與度?產業如何繼續延伸?陳鋼鋒說,要實現充分的市場化運營,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未來,花海公司將打造游客參與性更強的項目,如農事體驗等;創設農產品品牌;與村里對接,集中利用村莊資源;與柯城旅游資源對接,打造烏溪江水上活動……此外,還將繼續培訓村民,讓他們以更好的服務水平,投身到村莊景區化建設的大潮中。
熊清益非常看好荊溪花海的未來,“四季都有花,月月皆可玩,家家戶戶有產業,鄉村振興之路會越走越寬廣。”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