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森林質量,美化人居環境,促進農民增收,由市綠化委員會編制的《湖州市“一村萬樹”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經市政府同意,日前正式頒布實施。
據悉,實施“一村萬樹”三年行動,是我市平原綠化行動的“加強版”和“升級版”,是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統籌城鄉綠化、美化人居環境、促進產業發展、弘揚生態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方案》,按照“百村示范,全域推進”的總目標,計劃用三年時間,以1個村新植1萬株樹為載體,大力發展珍貴樹種、鄉土樹種,持續加快農村綠化步伐,優化農業農村生態環境,著力構建覆蓋全面、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鄉村綠化體系,增強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年行動期間,我市將從科學編制綠化規劃、推進鄉村綠化建設、發展林業特色產業、弘揚森林生態文化、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共5個方面入手,全域提升鄉村綠化水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推進鄉村振興和爭當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地、模范生提供有力的生態支撐。
具體來說,各地將以“一村萬樹”行動為載體,推進村莊內部的四旁植樹,利用房前屋后空地、邊角地等,重點抓好鄉村庭院綠化、街道綠化和休閑公園綠地建設,大力推廣墻體、屋頂、陽臺、坡面等立體綠化模式。結合林業產業發展特點,以高效生態為導向,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加快林產品品質提升和品牌培育,推進林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林業產業振興。依托優質森林生態資源,發展森林觀光、鄉村民宿、水果采摘等,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精品森林村莊。加強鄉村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采用“一樹一策”的方法,充分挖掘文化內涵,講好古樹故事,建設一批古樹名木主題公園。探索創新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樹立一批綠色典范,推動“植綠護綠愛綠”意識融入家風家訓、村風村貌,形成全社會關注森林的良好氛圍。
同時,創新管養機制,做到建設與管護并舉、發展與保護并重,切實加強對農村原有林木的保護,注重對茶、桑、果等經濟林的保護、發展和提升,建立完善綠化管護制度、長效管養機制和平原農田林網產權制度,健全管護體系,明確管養主體,落實人員經費,依法保護森林資源和綠化成果。
根據《方案》,預計到2020年,我市全面完成“新植1億株珍貴樹”任務,在全市范圍內推進“一村萬樹”行動,實現每個鄉鎮建成至少1個以上的示范村,建成示范村100個以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