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秀洲召開全區“低散弱”工業企業(作坊)全域整治工作動員會。整治工作如何推進?整治目標是什么?……近日,《秀洲區“低散弱”工業企業(作坊)全域整治工作實施方案(2018-2020年)》出臺,要求全區以“低效企業整治”等八大專項行動為主要舉措,依法嚴厲整治“低散弱”工業企業(作坊),推動全區工業企業依法規范、集聚集約發展。
《實施方案》出臺前,秀洲區行業整治辦會同有關部門、主體下鎮、入村、進企調研。經初步調查摸底,全區“低散弱”企業普遍存在經營不規范、單體規模小、產出績效低等問題。據悉,在調查的企業中,納入績效評價的工業企業共2362家,規下工業企業(作坊)畝均銷售和畝均稅收僅為規上工業企業的39.8%和25.9%;已注冊未納入績效評價的企業畝均產出更低。園區外工業企業(作坊)的畝均稅收更是遠遠低于園區內工業企業水平。
“‘低散弱’工業企業(作坊),已經成為拖累我區高質量發展的壇壇罐罐,開展全域整治勢在必行,因為這是推進高質量制造強區建設、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秀洲區有關負責人表示。
何為“低散弱”工業企業(作坊)?《實施方案》明確:一是無證無照、無安全保障、無合法場所、無環保措施的“四無”工業企業(作坊);二是績效評價為D類的工業企業(作坊);三是不符合產業政策導向的工業企業(作坊);四是有環境等違法行為的工業企業(作坊);五是工業園區內產出低、貢獻少、消耗高、排放多、經營異常的低效企業以及“僵尸企業”。
在推進過程中,秀洲區相關部門根據企業的特點分類施策、精準推進。該區將開展針對經營違法行為、環境違法行為、安全隱患、企業整合入園等八大專項整治行動。
比如,在經營違法行為整治提升行動中,無證無照、審批手續不全、存在經營違法行為的企業(作坊),凡是不符合產業政策導向、不具備手續辦理條件、無法限期整改到位的,堅決依法予以取締;在環境違法行為整治提升行動中,無環保設施、無組織排放嚴重、環保不達標的企業(作坊),凡是無法限期整改到位的,堅決依法予以關停;在企業整合入園行動中,對成長性好、技術設備先進、科技含量高、節能環保型的企業,在產出標準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符合全區產業政策導向的前提下,優先安排其入園發展。
秀洲區希望通過八大專項整治行動,實現“三治三減三提升”的整治目標,即治散亂、治違法(規)、治隱患,減能耗、減排放、減無效低效供給,提升規范發展水平、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提升安全發展水平。
《實施方案》要求,2018年底前,秀洲要完成散落在自然村落內“低散弱”工業企業(作坊)整治“清零”,啟動村級工業小區合規提升騰退,開展工業園區內“低散弱”工業企業(作坊)整治騰退及二次開發;2019年底前,完成村級工業小區合規提升驗收,啟動原鎮級工業園區合規提升;2020年底前,完成原鎮級工業園區合規提升驗收和工業園區內“低散弱”工業企業(作坊)整治騰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