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到來之際,在山東淄博臨淄區稷下街道孫婁西村一處由廢棄深坑改造成的公益性公墓,村民王慶榮正在祭拜父親。“老人長眠在鮮花綠草中,我們做晚輩的心安。”
如何啃下殯葬改革這個“硬骨頭”?淄博以“公益惠民、節地生態”為目標,大力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力促殯葬改革,保障群眾需求,保護生態環境。
淄博市公墓管理處副主任焦成名說,淄博市堅持“政策推動+獎補激勵”,將其納入市級有關考核。對完成區級公墓建設任務的區縣,市里按照每處50萬元的標準予以獎補。對各種生態葬法,每例獎補最高達到1000元。目前,淄博已建成公益性公墓582處,覆蓋村居1179個,167個村居實行深埋不留墳頭,全市43%的村居實現公益性公墓安葬。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