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3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施宇翔)30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了省政府關于2017年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2017年,我省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扎實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劣Ⅴ類水剿滅行動,全面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新成效。
報告顯示,水環境質量方面,2017年全省221個地表水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82.4%,比2016年上升5個百分點,列入整治計劃的58個縣控以上劣Ⅴ類斷面和16455個劣Ⅴ類小微水體全部完成銷號,提前3年完成國家“水十條”下達的消劣任務。
在空氣質量方面,2017年,全省11個設區市日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比例為82.7%,與2016年基本持平。PM2.5平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下降4.9個百分點,縣級以上城市日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比例為90%,比2016年上升1.6個百分點。
在生態環境狀況方面,全省11個設區市中,9個生態環境狀況為優,2個為良;89個縣(市、區)中,59個為優,25個為良,5個為一般,全省生態環境狀況綜合指數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列。
我省注重加強科技支撐來持續強化環保基礎能力。探索建立浙江清新空氣指數,全省已建成清新空氣監測站點68個,于去年12月31日起正式發布清新空氣(負氧離子)評價信息,實現手機APP實時推送。
在提高環境質量的同時,我省持續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嚴打環境違法行為。全省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8611件,罰款8.05億元,移送公安案件1215件,行政拘留727人,刑事拘留1048人。健全環境執法與司法聯動體系,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層面公檢法機關駐環保聯絡機構全覆蓋。
報告指出,我省環保工作已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但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等方面,仍存在問題和短板。下一步,我省將緊扣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啟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實施“五水共治”碧水行動、藍天保衛戰、凈土行動、清廢行動,全力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努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良好生態環境支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