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于本市2017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市環保局局長方力介紹,北京市依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將出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等。
方力介紹,2017年北京市圓滿完成了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規定的目標任務,全市PM2.5年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分別均有下降。2017年空氣質量有3個特點,一是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優良天數持續增加,全年共發生空氣重污染23天,占總天數的6.3%,同比減少16天;二是PM2.5依然是最突出的污染物,PM2.5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35微克/立方米66%,超標幅度較大;三是南北區域差距明顯減小,本市空氣質量空間分布呈現南高北低的特征,2013年以來南北濃度差距已由2013年的35微克/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14微克/立方米,差距明顯減小。
2018年北京市將制定并實施新一輪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把高排放重型柴油車管控作為重中之重,將低排區擴展到全市域,嚴格執行高排放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禁行限行規定。研究制定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環保技改工程,繼續壓減燃煤,基本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
方力介紹,北京市依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區包括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和重要河湖濕地等四種類型。本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通過了國家生態保護紅線部際協調領導小組和專家委員會的審核,國務院批準后,由市政府發布實施。
2017年北京市依法依規推進環境監管執法,全年固定污染源共立案處罰5238起,處罰金額1.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8%和32%。2018年北京市將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力度,制定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修改大氣、水污染防治條例,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地方立法論證,開展移動源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前期研究。按照國家要求,落實好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改革。實施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開展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壓實各級部門環保責任。出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開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進一步提高治污的針對性。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